第82部分(第1/4 頁)
這便是冷兵器戰爭,陣列的重要性關乎戰場上的勝負,傷者只有在戰後清理戰場的時候,才會得到救助,一旦兵敗的話,那麼他們便是被拋棄的物件,等待的只有敵軍的屠戮,所以冷兵器交戰的時代,你只能自求多福,不要成為傷者,哪怕當場死掉也比躺在戰場上哀號要強一點。
雖然金軍用弩箭進行了攔截,但是對宋軍的威脅卻不算大,沒有能打亂宋軍的隊陣,而三支宋軍方陣依舊保持著完整的隊形繼續前進。
當宋軍又前進了片刻之後,中軍陣中傳出了一陣號角之聲,諸軍立即紛紛停駐了腳步,前排盾兵立即蹲下,用盾牌形成一道盾牆,弓弩手隨即上前,以弩手為主,對金軍進行反擊。
這個時候宋軍的三支兵陣中都殺出了一營兵馬,沉聲大吼一聲後,在弓弩手們的掩護下,悍然衝向了金軍大陣。
高懷遠雖然身在後軍之中,但是他騎在馬上,卻能看到軍中的變化,默默的觀望著,將各種情況都盡收眼底,牢牢的記在心中,這樣的場面他難得一遇,錯過這個機會的話,以後想要再看一次,恐怕都難了!
不但他再看,他還令手下的那些少年們也都注意觀看,這是他們難得的實踐學習的機會,萬萬不能讓他們錯失了這個大好時機,有馬的幾個人上馬,沒馬的軍官就登上後陣他們隨行裝運著床子弩的大車上觀看,總之不能錯過了機會。
高懷遠知道,宋軍之所以停下來,並不是要和金軍展開弓箭的較量,而是要讓三支軍隊,派出突擊力量,去攻破金軍的防線,從金軍密集的防線中撕開一道口子,再行進攻。
如果全軍就這麼壓上去的話,那將是一場大混戰,只有笨蛋指揮官才會那麼幹,金軍的圓陣防禦力很強,打仗不是打群架,人多就成,集體進攻只會讓宋軍付出慘重的傷亡,卻不見得就能擊垮金軍,所以孟宗政這個選擇是正確的,這一點高懷遠很是贊同。
這會兒沒他們的事兒做,他們這幫人完全成了後面觀戰的看客,正好利用這個時間,一是吸收一下剛才一戰所學的東西,順便積攢一下力氣,下面不知道會不會用上他們,所以大家都伸長了脖子朝陣前觀看。
三支宋軍的突擊隊吼叫著在軍官們的率領下發足狂奔,形成了三支箭頭形狀的陣列,衝向了金軍的大陣,試圖在這個巨大的蛋上鑿出三個窟窿,為後面的大軍撕開口子,擊潰金軍。
而金軍也不白給,在中軍帥旗的鼓聲中,調集弓箭手開始密集的發射,攔截他們的突擊,大量的宋軍在衝鋒途中紛紛中箭摔倒在地,但是活著的人根本無視那些陣亡受傷的袍澤們,繼續舉著盾牌衝鋒,既然被選出來當進行突擊,就說明他們是軍中精銳,軍令之下,各個奮勇向前,這一點他們做到了。
宋軍弓箭手們也紛紛發射弓弩,為這三支突擊營提供支援,壓制金軍弓箭手們,試圖為他們掃清通道,雙方短時間便都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上百人就這麼瞬間便永遠的倒在了這塊土地上面,化為了亡魂消散於天地之間。
經過短暫的時間,三支突擊營便都貼上了金軍大陣,步軍突擊沒有騎兵的衝擊力大,但是數百人同時撞向一個地方,威力也不小,他們如同三股激流一般,猛然撞上金軍的隊陣,頓時激起了一片紅色的浪花,鮮血立時飛濺而出。
金軍隊陣外側的槍兵在宋軍衝過來的時候,同時吼叫一聲,迅速的將長槍猛然刺出,衝上來的宋軍頓時血光飛濺便倒下了一片,只有很少幾個人盪開了金軍的突刺,闖入了金軍之中,揮刀砍翻了幾個金兵,但是馬上也被更多的金兵用刀、用槍砍殺在了他們之中。
這些宋軍不斷的朝金軍陣線進行著無畏的衝擊,雙方兵卒展開了一場廝殺,大批的倒在了血泊之中,雖然這些宋兵也很勇敢,但是金軍陣列很嚴密,不斷的衝擊下,雖然也殺掉了不少金兵,可是他們付出的代價卻更大,在多次衝鋒之後,卻都未能撕破金軍的防線,但是在金兵的反擊下,死傷卻十分慘重,不得已在付出了巨大代價之後,終於退了下來。
這一次宋軍同樣也沒有能撕開金軍陣線,雙方就這麼對射了起來,高懷遠暗叫可惜,假如這會兒宋軍有一支足夠精銳的騎兵的話,將會使宋軍的突擊力量更為有效一些,想必撕破金軍大陣應該沒有問題吧!但是這也只能是一種意淫的想法,南宋根本無力組建起這樣的騎兵隊伍,缺馬已經讓南宋裝備一支精銳騎兵,成為了一種無法實現的夢想。
正在觀看之中,忽然一個傳令兵跑了過來,對馬上的高懷遠叫道:“孟將軍有令,著令你等立即卸下車上的幾部床子弩,運至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