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頁)
不是那麼可怕,甚至當時還組建了烏克蘭解放委員會。德國人選中了一位政治上中立的人物擔任其領導人。此人就是帕維爾·尚德魯克,曾任佩特留拉部隊的最後一任參謀長,後來是波蘭軍官。他安排了梅里尼克的人,還安排了班傑拉的人,但他們都沒有進入委員會,甚至還安排了社會主義分子(他們是以烏克蘭人民共和國前總理康斯坦丁·列維茨基為首的佩特留拉的追隨者們)。尚德魯克被任命為烏克蘭解放軍的總司令,名義上,黨衛軍第14師〃加利齊亞〃,即後來的烏克蘭第1師,也歸他指揮。德國人和委員會的頭頭們都在尋找機會建立烏克蘭第2師,它與第1師不同,是由從東烏克蘭遷來的人組成的,但是終究未果。弗拉索夫建議尚德魯克與俄羅斯解放軍合併,但後者像以前一樣拒絕這一提議。弗拉索夫以前曾提出組建東烏克蘭特種師,並讓它隸屬於俄羅斯解放軍。
1945年3月28日,俄羅斯人民解放委員會在該委員會的最後一次會議上作出決定,要求弗拉索夫的部隊進行集中,並同意把哥薩克第15軍團和哥薩克民兵(即以Т。И。多馬諾夫為首的〃哥薩克陣營〃,多馬諾夫曾是紅軍部署在義大利北部軍隊中的一名少校),以及在奧地利、義大利的阿爾卑斯山地區的民族主義武裝都劃歸弗拉索夫的軍隊管轄。這樣決定的目的,是以便將來與西方盟國達成移交的協議,以便有機會把他們投入同蘇聯或者日本作戰,或者上山同米哈伊洛維奇的塞爾維亞游擊隊合併,進行遊擊戰,就像俄羅斯人民解放委員會的成員所希望的那樣,等待著蘇聯和西方盟國即將發生的武裝衝突。
但是,4月13日,德軍統帥部把С。К。布尼亞琴科領導的俄羅斯解放軍的第1師調走,向位於法蘭克福的奧得河畔的蘇軍戰略基地發起進攻。開始時,弗拉索夫的人向前推進了500米,並佔領了蘇軍的一些防禦工事,但是隨後在側翼火力的進攻下被迫停下來。德國空軍和В。И。馬爾採夫(以前是紅軍上校)領導的俄羅斯解放軍的防空部隊所進行的密集轟炸也無濟於事。眼見進攻不能得手,布尼亞琴科帶著自己的師離開了戰場,德國人對此也無可奈何。在第三帝國存在的最後日子裡,法西斯德國武裝部隊也不想過多樹敵。
在此之前,弗拉索夫和他的司令部就已經斷定,到奧地利或者到臭名昭著的〃阿爾卑斯堡壘〃是很危險的,因為那裡有很多忠實於希特勒的黨衛軍部隊。所以,布尼亞琴科被命令前往波希米亞,被派往那裡的還有前紅軍上校Г。А。茲韋列夫領導的俄羅斯解放軍的第2師(〃奧地利軍團〃
也屬於這一師),以及丹麥來的第599旅(弗拉索夫的這支部隊最終也未能進入捷克斯洛伐克)。4月底5月初的時候,弗拉索夫與捷克的軍事組織〃巴爾託什〃和〃阿列凱斯〃軍團簽署了協議。這兩個組織比較傾向於捷克斯洛伐克僑民政府,並正準備在布拉格舉行反德起義。弗拉索夫和他的軍隊給予起義者們軍事援助,作為交換條件,他們在捷克斯洛伐克尋求政治避難。他還不知道,根據蘇美司令部之間達成的協議,布拉格應該被紅軍佔領。5月6日和7日,布尼亞琴科師向布拉格的德國駐軍發起進攻,並佔領了飛機場和其他許多重要設施,為起義者們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5月7日,紅軍的通訊勤務部隊出現在布拉格。
很明顯,蘇軍即將攻入城中。弗拉索夫的德國聯絡官施文因格爾少校轉述了在布尼亞琴科和蘇聯少校科斯堅科之間發生的一段很有代表性的對話。科斯堅科向這位俄羅斯解放軍第1師的師長轉達了斯大林的問候,目的是希望他和〃自己的整個師一起回到祖國的懷抱〃。布尼亞琴科〃也請他轉達自己對斯大林的問候,並請他放心,自己決不會轉向德國人一邊〃。5月8日,第1師離開布拉格,和德國部隊一起向著比爾森的美國人進軍。這個師和弗拉索夫最終進入美國在捷克的佔領區,但是,就在這裡,弗拉索夫、布尼亞琴科和俄羅斯解放軍其他高階軍官們一起被美國人移交給了紅軍。
隨後,這個師的大部分士兵和軍官被遣返,而俄羅斯解放軍第2師還沒有到達美軍佔領區就已經被蘇軍俘獲。以В。И。馬爾採夫為首的空軍向美軍投了降。馬爾採夫本人和他的司令部軍官們於1946年被遣返回蘇聯,但是,他的大部分下屬避免了布尼亞琴科師和弗拉索夫司令部那樣的被遣返的厄運。
第五部分推翻蘇維埃政權的希望
這個師的4位團長中有3位得以保全。整個弗拉索夫部隊一共有50;000人,其中避免被移交的有不下10;000人。根據雅爾塔協議,向西方盟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