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部分(第2/4 頁)
曾收過幾次禮單。
初瑜出嫁前,是養在嫡福晉身邊的,有個嫡出的妹妹也同眼前這小姑娘差不多。因此,她心裡待這小客人很是親近,向她招招手,笑著說:“別站著,來,炕上坐!”
王菁菁只覺得這美人一口官話,甚是好聽,迷迷糊糊的就走上前去,將到跟前,方想起父親囑咐的要請安的話,有模有樣的納了個福道:“菁菁給曹奶奶請安!”
她才十二歲,身量未足,這個福納下去,身子端端正正的,臉上卻仍滿是孩氣。
初瑜是家中長姐,弟弟妹妹多,對付小孩子還不是手到擒來。
小菁菁開始還想要擺出女兒家的“端莊”來,初瑜柔聲問了幾句,又打發喜雲端上幾份精細點心,她便敗下陣來。一邊拿了點心吃,一邊略帶得意的說著自己裝扮小廝跟父親過來之事,眼睛看著初瑜都是期盼,像是要等著誇獎似的。
初瑜聽得目瞪口呆,哪裡見過這麼淘氣的姑娘?雖然小姑娘巴巴的看著,但是她還是說不出誇獎的話,說道:“這可不對,這寒冬臘月的,萬一凍著了,不是讓你母親親心疼?下回可別的了,萬一有點閃失,可不是鬧著玩的!”
菁菁聽了,笑著點頭,聽沒聽進去,卻是不曉得。
前院,書房。
王魯生進了書房,見曹顒坐在椅子上等著自己個兒,快步兩步,上前見禮,說道:“曹爺,王老七給您請安了!”
曹顒態度溫煦,笑著伸手請王魯生落座。
王魯生終是不放心他的腿,側身兩步往書案後看了一眼曹顒坐著的那把椅子邊上,明晃晃的擱著的,就是個木頭柺杖。
王魯生不禁變了臉色,關切的問道:“曹爺,這是蒙陰那邊……這是杜家……”
雖然沒有對外傳出落馬之事,但是曹顒在蒙陰衙門停留多日,有些事情不是能長長久久瞞住的,況且這個王魯生又是故交。因此,曹顒便三言兩語,將自己個兒倒黴,無意中被杜家兄弟折騰成這個樣子。
第277章 年關(五)
王魯生未初(下午一點)前後進的道臺府,快到酉正(下午六點)才出府。而後,帶著女兒菁菁,回了客棧。
曹顒腿腳不便利,是莊先生送王魯生出來的。看著王家的馬車漸遠,他方轉身進府,卻沒有留意到,不遠處的粥棚中,有個少年正盯著大門這邊。
曹顒沒有回內院,而是等著莊先生回來說話。王魯生巴巴的趕來,不過是為了說幾句話罷了。只是這幾句話很是有些干係,不好宣之紙筆或者打發他人代為相傳。
“僥倖啊!”曹顒往椅子上靠了一靠,沉吟著。
莊先生進來時,臉色卻不好看。曹顒笑道:“先生勿要惱怒,我這不是沒事嗎?”
莊先生卻不能釋懷,嘆了口氣,說道:“都是我大意的緣故,全部心思在洪門的信物上,竟沒有察覺出其中的不對之處。若是料得不假,杜輝應該曉得些內情!”說到這裡,搖了搖頭,很是遺憾的道:“現下說這些都晚了,想必杜輝已經喪命濟南府了。”
曹顒苦笑道:“誰會想到,我這般做個清閒道臺,竟也礙了別人的眼!”
王魯生親自來沂州,就是為了告訴曹顒兩件事的,一件就是冬月裡有人進沂蒙山,出銀錢讓請沂蒙山匪匪首秦八甲做上一筆買賣,就是在蒙陰劫殺一行人等;另外一件就是秦八甲託人請王魯生做中人,想與曹顒這位道臺老爺見上一見。
雖然相信曹顒為人,但王魯生說話之間還是留有餘地,沒有言明對方直接登門入室,尋到他頭上來。
莊先生思量著,說道:“能夠曉得你行跡的,除了跟在你身邊的這幾個,濟南府這邊、京城那邊都說得過去。畢竟,打濟南府回沂州,蒙陰是必經之路!”
這般被人算計著小命,實在叫人心裡不舒服。不過,令曹顒疑惑的不單單是此事。他想了想,對莊先生道:“先生,沂蒙山匪名聲雖惡,但是這一年來卻不顯劣跡,是何緣故?總不會他們本是良善,原本那些汙名都是無稽之談?”
莊先生聽了,點了點頭。說道:“王魯生有個綽號,叫‘活孟嘗’,除了族中有子弟出仕為官外,在民間亦很有名望。雖然剛剛他說起來輕描淡寫,但想必與那邊也是有些干係的,要不然他們也不會請其出面做中人。”
曹顒臉色露出一絲不解:“先生講的,我也想過,只是王魯生名氣再大。畢竟只是鄉紳,為何那些人會篤定他能在我面前說得上話?難道是前些年珍珠方子的緣故,那個並沒有直接打著曹家名號,曉得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