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4/4 頁)
輪不到她說話,日子過的清閒而無聊。
一般地說,這些有身份的婦人生活的圈子很小,接觸的人也總是那麼幾個。時間一長,就沒意思了。象張王氏這樣,需要管理著全家的長媳,終歸是少數。她們終日忙碌,接觸的人不同,想的事情不同,自然與前者沒有多少接觸。
換句話說,李孔氏與張王氏不是一個圈子裡的人,平素來往不多的。
進入八月後,前來拜訪的婦人忽然多了起來,還多是平時少有往來的。張王氏初時還有幾分驚奇,待李孔氏前來,她已是心如明鏡。
張王氏送禮物,自然是送給女眷的。李孔氏這裡說的“我們”,指的就是這些女眷,這話說的不很得體,算不得誇獎。李孔氏平日裡沒少貶低這些“管家婆”,見了真人,卻不覺有幾分氣短。
李孔氏也是個伶俐之人,暗暗罵了句自己,緊接著道,“那孩子早有神童之名,小小年紀就如此聰明伶俐,如今也必是個有出息的!
……
再說,才能算什麼?人這一輩子,最重要的是品德。項羽有才吧?匹夫!王莽有才吧?逆賊!(汪精衛有才吧?漢奸!白竹豬飛過)……
有才無德的人,還不如無才無德之人。
張夫人,我先在這裡恭喜您了!”
李孔氏溫言笑語說了一大通,很快就談笑自若。張王氏卻被這突如其來的恭喜,搞的一愣。
“張夫人,您是真是好福氣,有這麼孝順的兒子,如此孝行感天動地,州郡裡早就傳開了,聞者沒有不感動的……”
李孔氏這話,卻是說到了張王氏的心裡,忙了這許久,不就是為了這兒。兩人越說越融洽,越說越親切。又唏噓了一陣兒那個不幸的孩子,漢代孩提夭折是尋常事,多半人人都有過親身經歷,至不濟,也曾親眼目睹過,很能引起共鳴。
話說到最後,兩人已經儼然如姐妹了。不過,到了這個時候,時間已經很晚,李孔氏也該告辭了。於是,她不好意思,拐彎磨角地表示,家裡的某某人非常喜歡《故事集》,不送她不好,送她自己又捨不得,所以……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