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第3/4 頁)
這是一個好天氣,天高雲淡,溫暖的陽光灑下來,照得人身上暖洋洋的。一望無際的湛藍的大海,一道道波浪不斷浹來。拍打在船舷上,噴澗出雪白的泡沫。
一隻海鳥在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曲線,宋文明昂首遠眺。依然是海天一色,不由失望地搖搖頭。
“宋大人,別急!看到海鳥距離島就不遠了!”船老大福伯大聲笑道。
“嘿”,宋文明有點不好意思,“福伯,我算什麼大人。一個小屯長,叫我宋屯好了!”
“呵呵,那老朽就託大了……不過。屯長是百石。也不是鬥吏了。何況,宋屯前程遠大……”
常跑海的人,性格豪爽。見宋文明真心實意,福伯就應了下來。
“福伯,但願能借你吉言。對了,福伯,你說前面地海牙子真的會有淡水嗎?”
“嘿,這裡我還真不熟悉——平日捕魚是毋須出來這麼遠地,只是聽別人說過有。不過,宋屯,你不用擔心,討海人不會在這樣的事上說謊的。既然說是有,那裡就肯定有水……”
“那就好!那就好!”
宋文明若有所思,若是發現了淡水,這就是最後一座島,然後便可以返航了。在海上漂了半個多月,一想到回家,想到結婚不久的妻子,宋文明的心裡就熱了。
“宋屯!”
“哦,福伯,有事你就說!”
“宋屯,我是想問問,這麼遠的地方用得上麼?平日裡討海人是不會走出這麼遠地。”
“哦,福伯是說在各島設點徵收海魚的事……”
漁船需要及時處理捕到的魚,並上繳所須地魚貨,但這樣一來一往往往會浪費很多時間,張澗有心在漁民常去地漁場附近海島上,設立炮魚肆,就是醃鹹魚的作坊,漁民可以在這裡上繳,然後,集中用大船把鹹魚幹運回去。這樣一來,既方便了漁民,也可以方便自己的流民船隊。同時,炮魚肆也能為老弱找點活幹。
宋文明笑了,“福伯,你想啊,瓏在青州才有多少條漁船,治中大人要造很多很多大船,將來這裡地漁場肯定不夠用,不夠用了怎麼辦,不就得向外擴張了,這是有備無患……”
福伯一想也是這麼個理,“嘿,不愧是讀書人,想的就是長遠……”
“福伯,聽說你是這青州最有能耐的討海人?“想起流民捕魚船隊,宋文明不由想起來一件事情。
“那可不敢當”,福伯很是高興,古銅色的臉龐上滿面紅光,卻連忙擺手,“十里八鄉的,說這話還行,在青州,可不敢那麼講!”
“呵呵“一笑,宋文明也不再說這兒,“福伯,這回張大人造船,也是為了流民能有口吃的,治中大人有意組建流民捕魚船隊,這樣一來,也能多得些兒,流民學會了捕魚,以後也好多條活路。不過,這船隊別的不愁,卻是缺乏熟悉漁場和捕魚的老手……”
“啊?那漁船的事?”
“漁船的事是漁船的事,兩事各不相干,福伯,你放心,總不會都便宜了冀州人的……”
“嘿……”福伯乾笑一聲,不說話了。
話說到這一地步,宋文明還不明白福伯的心思,他就白當這個屯長了,也不會讓張澗依為心腹,委以重任。
“福伯,捕魚船隊的船老大,可以在捕到的魚中獨得半成的……”
“真的?”福伯眼睛亮了,要是帶十艘船出海,一次就能得到幾十石魚,一年下來足夠賺錢買條大船了,而百石的船不是一個人駛的動的,總要三五個人才好,還要繳納漁稅……一進一出算下來,福伯眼睛閃閃發光。
“當然是真的!這是要公開佈告的,而且,治中大人會以青州刺史的名義,與所有人寫下文書,言明此事……”
“大人,從廟島到海牙子,共有十三個島嶼可以建炮魚肆,從大公島往南也有九個島嶼……”
宋文明攤開海圖,指點著各個島嶼,講解著情況。重要資訊在海圖上,都用石墨筆標明瞭。宋文明根據上面的標註,很快就把情況講了個七七八八訓、。
“好!書亮,這次辛苦你了,乾的不錯!”
宋文明唰嘴笑笑。張澗對誇獎毫不吝嗇,只要做的好。他肯定會誇你。不過若是做錯了事,他也不會姑息的。
“回去好好休息一天吧。宋家娘子也該想死你了,可惜事情多,不能讓你讀休息兩日,明天就又該忙起來了!”
“不忙!不忙!”
新婚不久,若說宋文明不想媳婦,那是胡扯。但在此處,他的臉還嫩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