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第3/4 頁)
這裡被人佔領,張涵的損失難以估量。從這一點說,似乎城池建的越堅固越好。
可是,魯南莊發展到現在,已經擁有二萬八千多戶,十多萬人口的一個巨大的……應該算城市了。居住在裡面的,不是礦工,便是工匠,多是身強力壯的……這麼說吧,魯南莊隨時可以集結八萬青壯年,並擁有充足的武器裝備。如果把這裡建的非常堅固,實在讓人放心不下。
張涵不是不相信張奐,或者是伍子方——張涵多半會選擇伍子方坐陣如此。但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兩員大將,張涵總不能讓他們一直守衛一座小城,他們肯定是要領軍出征攻城掠地的。還是不要給後任,留下什麼機會為好,很多人犯錯誤,只是因為誘惑太大而已。
想來想去,張涵忽然笑了起來——真是時間久了,腦袋都僵化了。火藥這東西,大漢國已經發明出來,配方在當時是絕密。因此,張涵始終沒敢把火藥拿出來使用。如今便不必再顧忌了,自然可以大用特用。最佳配比的黑火藥,可是攻城利器,只要不是完全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任何城池都不再話下。
第十章 從軍記
……呼哧……”
劉望英不知怎的,忽然想起了小時候家中的那隻大黃狗,肥肥的,一到夏天簡直不敢活動,一活動,就喘的不行,嘴裡的舌頭伸出來老長。劉望英覺得自己除了舌頭沒能伸出來,與那黃狗別無二致。
“深呼吸!深呼吸!”有人在耳畔大叫,劉望英不用轉頭便知道,那是百長劉文基。
劉望英剛到的時候,對這傢伙充滿了好感,都是本家,往上八代,兩人還攀上了親。劉文基信誓旦旦,一定要把他訓練成精銳中的精銳,可恨的是,他那時候居然傻乎乎的,感激的答應了……
回想起當初的時候,劉望英覺得,自己真是個傻瓜。
劉望英是平原郡鬲國人,劉子平之子,岑濤在平原太守時,清理土地兼併,劉子平敏感地感覺不好,便讓兒子帶著部分家兵,到臨淄去投奔伍子方。
“不錯!不錯!都是能征善戰之士……”
伍子方笑的很開心,劉望英卻笑不出來。早知道如此,劉望英也許就不會興沖沖帶著家兵來投伍子方了。為了他的安全,劉子平還特意挑選了大半精銳。這一下,都羊入虎口了。
劉望英領著兩百家兵,穿郡越國,來到臨淄,順利拜見了伍子方,並受到了熱情接待。伍子方的軍務繁忙——任何軍事行動。都需要提前完成大量地準備工作——也還是抽出了時間專門接待了他,又安排他在自己的府中安頓下來。不過,劉望英把此行的目的一說,伍子方不由得眉頭微蹙。張涵討厭別人搞私軍,對此是深惡痛絕。這一回整頓郡國兵用了半年時間,便是對此進行了整治。
張涵將各郡國兵重新整訓編組,將各級軍官單獨調動到其他隊伍中。當然,張涵是不會把話挑明的。而是採取了分開訓練的模式,分批次將各級軍官調走由張涵親自授課訓練。士卒需要透過士卒的訓練考核;伍長、什長需要透過伍長、什長的訓練考核……反正,隨著級別不同,要求也不盡相同。這樣地事情差不多是順理成章的,張涵總要把各軍整合理順,形成自己的私軍。既然都投過來了。上下軍官自要積極向張青州大人靠攏。等待封閉訓練完成,透過了考核之後,士卒都已被打散分開,各人也基本保持了原有的職位,除了親信不見了,也挑不出別的來,人人都是一樣,事情也就這樣了。
在這種情況下,劉望英的私軍就太刺眼了,伍子方是斷不會犯此錯誤地。這些事情。伍子方不會對劉望英詳細說明,但是。青州軍不容私軍,伍子方直接了當地對劉望英指出:他本人加入青州軍絕對沒問題。只要完成新卒訓練,憑他的本事,伍子方可以推薦他加入親軍,成為軍官是遲早的。而私兵則有兩種辦法,一是哪兒來哪兒去,回到鬲國劉家;二就是完成新卒訓練後,打散補充到各支隊伍裡。
劉望英也是個有決斷的人,稍為猶豫。便咬牙應了下來。事情很清楚,劉家不能養這麼些家兵。才讓他帶來的,返回劉家,也只有遣散一途。也就是說,劉望英根本沒有選擇。
想著這些有的沒有的,劉望英腦海裡一片空白,機械地擺動雙臂,一步步向前奔跑……
新卒訓練遠比劉望英想象的艱難,艱難許多倍。劉望英從來不知道,一個士卒還需要學習這些東西——武器鎧甲的使用和養護,全副武裝的負重越野,急行軍訓練,佇列訓練,急救訓練……最誇張地,要算是識字和算數訓練了。
不過,用劉文基的話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