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第2/4 頁)
看?”
左丘林見多識廣,倒鎮靜了許多,正好趁機考教一下兒子。
“這個,泰山賊勢不小,卻也沒有侵擾到青州。原來在齊國和濟南國駐軍,便足以遏制泰山賊。此時此刻,張州牧出動了數萬大軍,討伐泰山賊。所有有些大材小用了……”
左丘亮偷眼去看父親,左丘林不動聲色。心裡卻不太滿意,這些誰都能看出來,左丘亮連忙補充說:
“依兒子看,張州牧之意多半不在於泰山賊,而在乎泰山郡。如今,兗州刺史統大軍在外征戰,泰山郡外無援兵,多半是要守不住 的……父親!”
左丘亮看了青侯軍地聲勢,不由得動了心思。
兒子有所長進,左丘林也微覺滿意。但他做事卻更謹慎些兒,天下大亂,不知道有多少家族會因此家破人亡。有人形容,在大漢國最重要的大事是站隊——站對了隊伍,自然就富貴雙全;萬一站錯了隊伍也會損失慘重,身死族滅也不希奇。左丘林不能不謹慎從事。
“亮兒,青州軍軍威嚴整,確不可小視。然而,張青州的形勢卻並不是太好,在臨淄搞出這麼大的聲勢來,也是為了震撼人心。前一陣子平原的事,可得罪了不少人,如今人心未定,便欣然出兵,後果難以預料……
另外,青州以南是徐州。張青州進攻泰山郡,陶徐州總不會坐視不理。唇往齒寒的道理,天下皆知。我們不知張青州是如何部署地,但這必須要考慮在內。
再者說,袁渤海等人結盟一致,正在討伐董卓的涼州軍,張青州卻在這時候攻打泰山,無論能否成功佔據泰山郡,都必會招致後患……”
左丘亮點頭稱是,薑還是老的辣,父親的眼光就是比他看得遠。
“父親,那我們怎麼辦?”
左丘林輕捻山羊鬍子,沉吟片刻,才繼續說道:“靜觀其變!”
“那家兵……”
“繼續招,招到的家兵封閉在莊裡嚴加訓練,不過,要小心些兒,不要讓外面知曉了……”
左丘林猶豫了一下,沒有改變主意,這天下是要亂了,想要在亂世中保全家族,私兵也是重要的一環。
樹大招風,世家大族人員眾多,引人矚目,考慮的也就要多些兒。而平民百姓的考慮,就相對要簡單許多,沒有世家大族那麼些彎彎繞。看到了強大的軍隊,或者貌似強大的軍隊——兩者對他們而言沒有區別——便深感興奮。在隨後地很多天裡,臨淄人的話題都圍繞在那天地所見所聞。鎧甲、環首刀、斬馬刀、強弓硬弩,以及駑車等等,都讓人們津津樂道。張涵治理青州已久,在天下不安之際,尚能維持住地方安定,今年又免了大家的稅役,還是頗得人心地。而且,怎麼也是青州自己的軍隊,臨淄人說起話來,不知不覺間都有些偏向張青州。
“不過是一群泰山賊,還能用多少時間?當初平原數萬黃巾,伍大人也才用了十日……”
這位身穿細布長衫的中年人,顯是喝的有點多,滿面紅光,舌頭不太聽使喚,說的稍微有些含糊。不過,他的同伴顯然已經習慣了他的口吻,並沒有搞錯他的意思。
“那可不一樣,平原郡地多平原,泰山郡上多林密,騎兵未必施展地開……”
這位還有些軍事常識,試圖證明,泰山賊不可易與。不過,他也不懷疑青州軍終將取勝。
沒有人會懷疑青州軍的勝利,臨淄人常自豪地說,咱們青州兵可不是泰山兵。張角作亂,烏桓入寇,還有青州地十萬黃巾,徐州的三十萬黃巾,青州軍所向披靡、戰無不勝。這是無可置疑的,人們議論的多是需要多少時間而已。
青州軍兵分兩路,一路以伍子方為首,率領三千騎兵,及張恆和孫成良兩軍,共一萬六千餘人,從北海國出發,穿過琅邪國境內,由東北進入泰山郡。這一路本就守在北海國,張涵在臨淄演兵時,便已越過北海,出發了。另一路則由齊國出發,分別由高順和張英各領一軍,直奔萊蕪和茌縣,進佔兩縣以後,再進軍泰山郡。張涵檢閱
是齊國這一路兵馬。
果然不出所料,張英、高順各領一軍,沒費多少工夫,就佔了萊蕪和茌縣。而幾天以後,北海也有訊息傳來,伍子方部佔領了蓋縣。
訊息很快就傳開了,據說張涵大喜,在州牧府大擺酒宴,宴請了眾位從事,新來不久的主薄荀彧還喝醉了云云。這些事情與百姓關係不大,卻也平添了不少茶餘飯後的談資。隨後,張涵就派兵運輸糧草前往萊蕪,接替張英防守。而張英則統軍繞過泰山,經北海前往琅邪國,去支援張桓。青州只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