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第3/4 頁)
谷中眾人立刻慌成一團,有人想要轉身逃出來,卻哪裡有這個時間。危機時刻,有人肝膽俱裂,動彈不得;有人惶恐萬分,如沒頭蒼蠅般亂跑……
“轟隆隆……”
響聲越來越大,山在抖,地在搖,立在谷外的眾人也不由得心驚肉跳,戰馬嘶鳴亂跳,張榮覺得不妙,趕緊傳下號令後退,卻為時已晚。
頃刻之間,一朵朵白雲直從天上墜落下來,洶湧澎湃的雪海瞬間將山谷掩埋掉。雪浪飛濺出老遠,寒冷的雪塵落在臉上,又是一陣冰涼,戎朱這才知道,原來是雪崩了。
正在此時,就聽見北方傳來陣喊殺聲,殺聲震天,遠隔數里,眾人也聽的一清二楚。那殺聲持續了片刻,便已停止。一個巨大的聲音在吶喊:
“須卜尤,我們會回來的!”
須卜尤臉色本來青了,這時更白的像鬼了。戎朱臉色也很難看,背後早驚出了一身冷汗,暗中慶幸不已。
原來,看那起伏多變的地勢,戎朱和張榮都有種不妙的預感,一致要求匈奴騎兵在前面探路。二人美其名曰,大漢軍隊已經作為先鋒這麼久了。匈奴人也該貢獻一點力量了。須卜尤又不傻,心裡腹誹著‘烏桓狗腿子’,卻笑容可掬地擺出種種困難來推脫。
不過,已經上了賊船,卻是由不得須卜尤了。戎朱和張榮好處許諾了一 筐,須卜尤才勉強同意下來。說實話,再多的好處,須卜尤也不想答應。但是,匈奴騎兵不是來自一個部族,不是他自己說了算的。再說,形勢比人強。不到萬不得已,須卜尤也不願意得罪人,便指派了其他部族的人在前……
這一清點損失,除了過谷的三千人,谷裡的一千五,連靠近山谷的人馬也損失了七百多。裡外裡,一共損失了五千餘人。萬幸的是,都是匈奴人。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糧草也緊張了,眾人士氣低落,無心追趕。老實說,山谷裡的積雪堆的半山高,也沒有辦法繼續追趕。大軍昂揚而來,卻悻悻而返。一路凍傷者數以千計,卻沒有任何繳獲,都非常失望。當然,那逃亡的匈奴人凍死凍傷更多,只是這戰果無法統計,戎朱等人也不知曉。
在返回的路上,戎朱卻似有些慚愧,待須卜尤等人的態度和緩了許多。那一日,歸程過半,距離雞鹿塞大約有五日之遙,戎朱、張榮等漢軍將領又一次設宴招待匈奴將領。酒酣耳熱之際,一舉將眾頭領拿下。須卜尤等數人抵抗,被當場格殺。隨即,收繳了隨軍匈奴的武器和糧草。這時候,到處都是冰天雪地,也不必害怕他們逃走。赤手空拳逃走的話,十有八九是死路一條。
這些都是早就商議好的。張律做的再好,也難免有走漏風聲的可能。一旦須卜尤有了戒備,反而不美。先一步將其拿下,是有風險,傷亡也會大些兒,卻更為穩妥些兒,
值得一提的是那少年蒲奴,此蒲奴也就是前文曾經提到過的匈奴少年蒲奴。蒲奴為追兵帶了條好路,一場雪崩,解決了追兵。而且,蒲奴立下了大功,卻沒有暴露自己,被帶回了幷州。後來,蒲奴和其他匈奴人一樣,被遷入內地了。
第三卷 第七十五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
華燈初放,街市上已全是熙熙攘攘的人流。張涵便裝打扮,隨著人流慢慢前行。只見他頭戴進賢冠,身穿一襲嶄新的棉布夾袍,除了一口樸實無華的短刀,沒有半點飾物。行在人中,彷彿就是一個家境平平的中年儒生。隨侍在他左右的,只有長子張慎和次子張寧,及兩名裝作隨從的侍衛。
自來到這世上,張涵終日忙忙碌碌,但凡有了少許閒暇時間,也多是射獵走馬,與朋友同歡,今日混雜在人群之中,張涵已是很久沒有嘗試過了,恍然似回到了前世,一時不由興致勃勃。
建安二年(197年)新年,獻帝東歸,遷移到了信都。張涵便以此名義,在正月十五的時候,宣佈大慶三天,金吾不禁,玉漏莫催,要與民盡歡——這話說的有點文縐縐的。說白了,就是取消宵禁三天。
華夏實行宵禁的歷史源遠流長,晚上六百下閉門鼓敲完,便禁止出門上街。除非遇到疾病、生育和紅白喜事,發生其餘事情也一概不得外出。不過,這對普通老百姓也沒有什麼影響。除了此類事需要外出外,正經人也毋需在夜晚出門了。蠟燭和燈油都很貴重。一般人家晚上都不會點,也點不起的。要不然,便會有鑿壁偷光的雅賊。張涵取消宵禁三日,只是讓百姓玩的盡興些兒而已。
為了烘托氣氛,張涵還在信都城造了一個“祥瑞”——在信都的主要街市上,張涵準備了街燈,亮如白晝,徹夜長明。說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