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5 頁)
藉以宣洩自己胸中的塊磊。在藝術表現上,前兩句是俯仰古今,寫出時間的綿長;第三句登樓眺望,寫空間的遼闊無限;第四句寫詩人孤單悲苦的心緒。這樣前後相互映照,格外動人。句式長短參錯,音節前緊後舒,這樣抑揚變化,互相配合,大大增強了藝術感染力。詩的語言勁健有力,質樸自然,催人自省,激人奮進。用散文句式,對後來的自由體詩的發展有一定影響。
陳子昂
(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縣)人。武則天當政時,初任麟臺正字,後遷右拾遺。有《陳拾遺集》。他主張改革六朝以來浮華頹靡的文風,標舉風雅比興、漢魏風骨的優良傳統。他的詩質樸蒼勁,不事雕飾,氣勢雄厚。
�
古意
七言古詩
李頎
男兒事長征,
少小幽燕客。
賭勝馬蹄下,
由來輕七尺。
殺人莫敢前,
須如蝟毛磔。
黃雲隴底白雲飛,
未得報恩不能歸。
遼東小婦年十五,
慣彈琵琶解歌舞。
今為羌笛出塞聲,
使我三軍淚如雨!
【註解】:
1。古意:猶“擬古”。
2。事長征:從軍出征。事,從事。
3。由來:從來。
4。輕七尺:猶輕生甘死。
5。磔:張開的樣子。
6。解:擅長。
【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戍邊將士的英雄氣概。詩題為“古意”,標明是一首擬古詩。首六句寫戍邊豪俠的風流瀟灑,勇猛剛烈。後六句寫見得白雲,聞得羌笛,頓覺故鄉渺遠,不免懷思落淚。離別之情,征戰之苦,躍然紙上。詩寫出了長征男兒性格的兩個側面,即血性與柔腸兼而有之,同時也流露出邊地軍民渴望和平的厭戰情緒。
李頎
(690…751),東川(今四川省東部)人。年少時在潁陽(今河南省許昌附近)居住。開元十三年(725)中進士。《全唐詩》錄其詩三卷。李頎是盛唐著名的邊塞詩人,他的邊塞詩氣勢雄壯,慷慨激昂,流暢奔放,鼓舞人心。
�
送陳章甫
七言古詩
李頎
四月南風大麥黃,
棗花未落桐葉長。
青山朝別暮還見,
嘶馬出門思舊鄉。
陳侯立身何坦蕩,
虯鬚虎眉仍大顙。
腹中貯書一萬卷,
不肯低頭在草莽。
東門酤酒飲我曹,
心輕萬事如鴻毛。
醉臥不知白日暮,
有時空望孤雲高。
長河浪頭連天黑,
津吏停舟渡不得。
鄭國遊人未及家,
洛陽行子空嘆息。
聞道故林相識多,
罷官昨日今如何?
【註解】:
1。虯(qiu2)須:捲曲的鬍鬚。
2。大顙(sang3):寬闊的額頭。
3。飲:使喝。
4。津口:管渡口的小吏。
5。故林:猶故鄉。
6。“罷官”句:昨日罷了官,今天的感受怎樣了呢?
【賞析】:
李頎的送別詩,以善於描寫人物著稱。雖是一首送別詩,卻沒有傷感情緒,在詩的字裡行間,流露出詩人欽佩陳章甫的才學和品德,又對他的懷才不遇表示憤憤不平。“陳侯立身何坦蕩”接下來八句,寫陳章甫志節操守,說他光明磊落,清高自重。這八句是詩魂所在筆調輕鬆,風格豪爽,別具一格。
�
琴歌
七言古詩
李頎
主人有酒歡今夕,
請奏鳴琴廣陵客。
月照城頭烏半飛,
霜悽萬木風入衣。
銅爐華燭燭增輝,
初彈淥水後楚妃。
一聲已動物皆靜,
四座無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餘裡,
敢告雲山從此始?
【註解】:
1。廣陵客:這裡指善彈琴的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