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第4/4 頁)
,禹□斬,母顯及諸女昆弟皆棄市。
注'八'說苑曰:“孔子讀易至損、益,則喟然而嘆。子夏問曰:‘夫子何為嘆?’孔子曰:‘夫自損者益,自益者缺,吾是以嘆之矣。’”注'九'老子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已,止也,言執滿必傾,不如止也。
注'一0'興軍而行,擁觽而止,無畏憚於危亡也。
注'一一'謂平帝元始三年,陽陵人任橫等自稱將軍,盜武庫兵,攻官寺,出囚徒也。
注'一二'尚書大傳曰“貌之不恭厥極惡,言之不從厥極憂,視之不明厥極疾,聽之不聰厥極貧,心之不睿厥極兇短折,皇極不建厥極弱”也。
注'一三'文帝即位,使將軍薄昭迎薄太后於代。剛欲使平帝迎中山太后至京師者也。
注'一四'五品,五常之教也。尚書舜命契曰:“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左傳史克曰:“舜舉八元,使布五教於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注'一五'□,散也。
注'一'元后,元帝后,王莽之姑也。
後莽篡位,剛遂避地河西,轉入巴蜀,往來二十許年。及隗囂據隴右,欲背漢而附公孫述。剛說之曰:“愚聞人所歸者天所與,人所畔者天所去也。伏念本朝'一'躬聖德,舉義兵,龔行天罰,所當必摧,誠天之所福,非人力也。將軍本無尺土,孤立一隅,宜推誠奉順,與朝併力,上應天心,下蕒人望,為國立功,可以永年。'二'嫌疑之事,聖人所絕。以將軍之威重,遠在千里,動作舉措,可不慎與?今璽書數到,委國歸信,欲與將軍共同吉凶。布衣相與,尚有沒身不負然諾之信,況於萬乘者哉!'三'今何畏何利,久疑如是?卒有非常之變,上負忠孝,下愧當世。'四'夫未至豫言,固常為虛,及其已至,又無所及,是以忠言至諫,希得為用。誠願反覆愚老之言。”囂不納,遂畔從述。
注'一'謂光武也。
注'二'今文尚書曰“立功立事,可以永年”也。
注'三'烈士傳曰:“羊角哀、左伯桃二人為死友,欲仕於楚,道阻,遇雨雪不得行,飢寒,自度不俱生。伯桃謂角哀曰:‘俱死之後,骸骨莫收,內手捫心,知不如子。生恐無益而棄子之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