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4/4 頁)
刑,人免而無恥。”
注'一六'格,正也。若以上法繩正功臣,則於其*'人'*有害也。
注'一七'參任,謂兼勳賢而任之。則髃臣之心各有覬望,故難塞也。若遵高祖並用功臣,則其敝未遠。
注'一八'勝否猶可否。即,就也。權謂平其輕重。
注'一九'賈復傳曰“帝方以吏事責三公,故功臣遂不用。是時列侯唯高密、固始、膠東三侯與公卿參議國家大事,恩遇甚厚”也。
注'二0'前書曰,上望見諸將往往偶語,張良曰:“此謀反耳。陛下起布衣為天子,而所封皆蕭、曹故人耳,*'故相'*聚謀反也。”見高紀。
注'二一'郭伋傳曰:“光武以伋為幷州牧,帝引見,伋因言:‘選補觽職,當簡天下賢俊,不宜專用南陽人也。’帝深納其言。”
注'二二'鄭興傳曰:“興徵為太中大夫,上疏曰:‘道路鹹曰朝廷欲用功臣,功臣用則人位謬矣。’”永平中,顯宗追感前世功臣,乃圖畫二十八將於南宮雲臺,其外又有王常、李通、竇融、卓茂,合三十二人。故依其本弟系之篇末,以志功臣之次云爾。
太傅高密侯鄧禹中山太守全椒侯馬成大司馬廣平侯吳漢河南尹阜成侯王梁左將軍膠東侯賈復琅邪太守祝阿侯陳俊建威大將軍好畤侯耿弇驃騎大將軍參蘧侯杜茂執金吾雍奴侯寇恂積弩將軍昆陽侯傅俊徵南大將軍舞陽侯岑彭左曹合肥侯堅鐔徵西大將軍陽夏侯馮異上谷太守淮*(陽)**'陵'*侯王霸建義大將軍鬲侯朱佑信都太守阿陵侯任光徵虜將軍潁陽侯祭遵豫章太守中水侯李忠驃騎大將軍櫟陽侯景丹右將軍槐裡侯萬修虎牙大將軍安平侯蓋延太常靈壽侯邳彤衛尉安成侯銚期驍騎將軍昌成侯劉植東郡太守東光侯耿純橫野大將軍山桑侯王常城門校尉朗陵侯臧宮大司空固始侯李通捕虜將軍楊虛侯馬武大司空安豐侯竇融驃騎將軍慎侯劉隆太傅宣德侯卓茂贊曰:帝績思乂,庸功是存。'一'有來髃後,捷我戎軒。'二'婉孌龍姿,儷景同躀。'三'
注'一'庸,勳也。言將興帝績,則念勳功之臣也。
注'二'捷,勝也,謂寇、鄧之徒翼佐王烈,戎車所至,皆克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