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2/4 頁)
側之處,非正室也。續漢書雲:“恭謙不矜功,封以言府,府即奏上。尹以檄勞曰:‘君以名德,久屈中牟,物產之化流行,天降休瑞,應行而生,尹甚嘉之。’”後拜侍御史。和帝初立,議遣車騎將軍竇憲與徵西將軍耿秉擊匈奴,恭上疏諫曰:
陛下親勞聖思,日□不食,憂在軍役,誠欲以安定北垂,為人除患,定萬世之計也。臣伏獨思之,未見其便。社稷之計,萬人之命,在於一舉。數年以來,秋稼不熟,人食不足,倉庫空虛,國無畜積。會新遭大憂,人懷恐懼。'一'陛下躬大聖之德,履至孝之行,盡諒陰三年,聽於頉宰。百姓闕然,三時不聞警蹕之音,'二'莫不懷思皇皇,若有求而不得。'三'今乃以盛春之月,興發軍役,擾動天下,以事戎夷,誠非所以垂恩中國,改元正時,由內及外也。
注'一'章帝崩也。
注'二'三時,秋、夏、冬也。天子出警入蹕。和帝章和二年二月即位,明年春,議擊匈奴。帝在諒陰不出,故百姓三時不聞警蹕。
注'三'禮記□弓曰:“魯人顏丁善居喪,始死,皇皇焉如有求而不得。”言百姓思帝,故恭引之。
萬民者,天之所生。天愛其所生,猶父母愛其子。一物有不得其所者,則天氣為之舛錯,況於人乎?故愛人者必有天報。昔太王重人命而去邠,故獲上天之佑。'一'夫戎狄者,四方之異氣也。蹲夷踞肆,與鳥獸無別。'二'若雜居中國,則錯亂天氣,汙辱善人,是以聖王之制,羈縻不絕而已。'三'
注'一'史記,古公修后稷、公劉之業,國人皆戴之。戎翟攻之,人人皆怒欲戰,古公曰:“人以我故戰,殺人父子,予不忍為。”乃與私屬盡去邠,止於岐下。
邠人舉國扶老攜弱,盡復歸於岐下。旁國聞之,亦多歸附。古公乃營築城郭室屋而邑之,人皆歌頌其德。武王即位,追尊古公為大王。
注'二'夷,平也。肆,放也。言平坐踞傲,肆放無禮也。
注'三'字書曰:“羈,馬絡頭也。”蒼頡篇曰:“縻,牛蹹也。”
今邊境無事,宜當修仁行義,尚於無為,令家給人足,安業樂產。夫人道乂於下,則陰陽和於上,祥風時雨,覆被遠方,夷狄重譯而至矣。易曰:‘有孚盈缶,終來有它吉。’'一'言甘雨滿我之缶,誠來有我而吉已。'二'夫以德勝人者昌,以力勝人者亡。今匈奴為鮮卑所殺,遠臧於史侯河西,去塞數千裡,而欲乘其虛耗,利其微弱,是非義之所出也。前太僕祭肜遠出塞外,卒不見一胡而兵已困矣。'三'
白山之難,不絕如綖,'四'都護陷沒,士卒死者如積,'五'迄今被其辜毒。孤寡哀思之心未弭,仁者念之,以為累息,柰何復欲襲其夡,不顧患難乎?今始徵發,而大司農排程不足,'六'使者在道,分部督趣,'七'上下相迫,民閒之急亦已甚矣。三輔、並、涼少雨,麥根枯焦,牛死日甚,此其不合天心之效也。
髃僚百姓,鹹曰不可,陛下獨柰何以一人之計,□萬人之命,不恤其言乎?上觀天心,下察人志,足以知事之得失。臣恐中國不為中國,豈徒匈奴而已哉!
惟陛下留聖恩,休罷士卒,以順天心。
注'一'易比卦辭也。孚,誠信也。缶,土器也。王弼注云:“親乎天下,著信盈缶,應者豈一道而來,故必有它吉也。”
注'二'比卦坤下坎上。坤為土,缶之象也。坎為水,雨之象也。坎在坤上,故曰甘雨滿我之缶。有誠信,則它人來附而吉也。
注'三'永平十六年,竇固、祭肜、耿秉、來苗等四道出擊匈奴。固至天山,擊走呼衍王,肜坐不至涿邪山,無所見而還,下獄免為庶人也。
注'四'白山即天山也。言肜、固俱擊匈奴,固至天山,肜還下獄,同歷艱危,故曰如綖。公羊傳曰“中國不絕若綖”也。
注'五'永平末年,焉耆、龜茲共攻沒都護陳睦,殺吏士二千餘人。
注'六'度音大各反。
注'七'趣音促。
書奏,不從。每政事有益於人,恭輒言其便,無所隱諱。
其後拜為魯詩博士,由是家法學者日盛。遷侍中,數召燕見,問以得失,賞賜恩禮寵異焉。遷樂安相。'一'是時東州多盜賊,髃輩攻劫,諸郡患之。恭到,重購賞,開恩信,'二'其渠帥張漢等率支黨降,恭上以漢補博昌尉,'三'其餘遂自相捕擊,盡破平之,州郡以安。
注'一'章帝孫千乘王寵相也。和帝改千乘國為樂安國,故城在今淄州高苑縣北。
注'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