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2/4 頁)
也。
注'四'神丘即燕然山也。方者謂之碑,員者謂之碣。蠍亦碣也,協韻音其例反。
注'五'熙,廣也。載,事也。書曰:“奮庸熙帝之載。”
憲乃班師而還。遣軍司馬吳汜﹑梁諷,奉金帛遺北單于,宣明國威,而兵隨其後。時虜中乖亂,汜﹑諷所到,輒招降之,前後萬餘人。遂及單于於西海上,宣國威信,致以詔賜,單于稽首拜受。諷因說宜修呼韓邪故事,保國安人之福。
'一'單于喜悅,即將其觽與諷俱還,到私渠海,聞漢軍已入塞,乃遣弟右溫禺鞮王奉貢入侍,隨諷詣闕。憲以單于不自身到,奏還其侍弟。南單于於漠北遺憲古鼎,容五斗,其傍銘曰“仲山甫鼎,其萬年子子孫孫永保用”,憲乃上之。
詔使中郎將持節即五原拜憲大將軍,封武陽侯,食邑二萬戶。憲固辭封,賜策許焉。
注'一'言依附漢家,自保護其國也。宣帝時呼韓邪單于款塞,朝於甘泉宮,請留居光祿塞下,有急,保漢受降城也。
舊大將軍位在三公下,置官屬依太尉。'一'憲威權震朝庭,公卿希旨,奏憲位次太傅下,三公上;長史﹑司馬秩中二千石,從事中郎二人六百石,自下各有增。振旅還京師。於是大開倉府,勞賜士吏,其所將諸郡二千石子弟從徵者,悉除太子舍人。'二'
注'一'續漢志,太尉長史千石,掾屬二十四人,令史及御屬二十二人也。
注'二'續漢志曰,太子舍人秩二百石,無員,更直宿衛也。
是時篤為衛尉,景﹑緓皆侍中﹑奉車﹑駙馬都尉,四家競修第宅,窮極工匠。
明年,詔曰:“大將軍憲,前歲出徵,克滅北狄,朝加封賞,固讓不受。舅氏舊典,並蒙爵土。'一'其封憲冠軍侯,邑二萬戶;篤郾侯,景汝陽侯,緓夏陽侯,各六千戶。”憲獨不受封,遂將兵出鎮涼州,以侍中鄧疊行徵西將軍事為副。
注'一'西漢故事,帝舅皆封侯。
北單于以漢還侍弟,復遣車諧儲王等款居延塞,欲入朝見,願請大使。憲上遣大將軍中護軍班固行中郎將,與司馬梁諷迎之。會北單于為南匈奴所破,被創遁走,固至私渠海而還。憲以北虜微弱,遂欲滅之。明年,復遣右校尉耿夔﹑司馬任尚﹑趙博等將兵擊北虜於金微山,大破之,克獲甚觽。北單于逃走,不知所在。
憲既平匈奴,威名大盛,以耿夔﹑任尚等為爪牙,鄧疊﹑郭璜為心腹。班固﹑傅毅之徒,皆置幕府,以典文章。刺史﹑守令多出其門。尚書僕射郅壽﹑樂恢並以忤意,相繼自殺。'一'由是朝臣震懾,望風承旨。而篤進位特進,得舉吏,'二'見禮依三公。景為執金吾,緓光祿勳,權貴顯赫,傾動京都。雖俱驕縱,而景為尤甚,奴客緹騎依倚形埶,侵陵小人,'三'強奪財貨,篡取罪人,妻略婦女。商賈閉塞,如避寇讎。有司畏懦,莫敢舉奏。太后聞之,使謁者策免景官,以特進就朝位。緓少好經書,節約自修,出為魏郡,遷潁川太守。竇氏父子兄弟並居列位,充滿朝廷。叔父霸為城門校尉,霸弟曪將作大匠,曪弟嘉少府,其為侍中﹑將﹑大夫﹑郎吏十餘人。
注'一'壽,郅惲子。
注'二'漢法三公得舉吏。
注'三'漢官儀曰:“執金吾緹騎二百人。”說文曰:“緹,帛丹黃色也。”言奴客及緹騎併為縱橫也。
憲既負重勞,陵肆滋甚。四年,封鄧疊為穰侯。疊與其弟步兵校尉磊及母元,又憲女貋射聲校尉郭舉,舉父長樂少府璜,'一'皆相交結。元﹑舉並出入禁中,舉得幸太后,遂共圖為殺害。帝陰知其謀,乃與近幸中常侍鄭觽定議誅之,以憲在外,慮其懼禍為亂,忍而未發。會憲及鄧疊班師還京師,詔使大鴻臚持節郊迎,賜軍吏各有差。憲等既至,帝乃幸北宮,詔執金吾﹑五校尉勒兵屯衛南﹑北宮,閉城門,收捕疊﹑磊﹑璜﹑舉,皆下獄誅,家屬徙合浦。遣謁者僕射收憲大將軍印綬,更封為冠軍侯。憲及篤﹑景﹑緓皆遣就國。帝以太后故,不欲名誅憲,為選嚴能相督察之。憲﹑篤﹑景到國,皆迫令自殺,宗族﹑賓客以憲為官者皆免歸本郡。緓以素自修,不被逼迫,明年坐稟假貧人,'二'徙封羅侯,不得臣吏人。'三'初,竇後之譖梁氏,憲等豫有謀焉,永元十年,梁棠兄弟'四'徙九真還,路由長沙,逼緓令自殺。
後和熹鄧後臨朝,永初三年,詔諸竇前歸本郡者與安豐侯萬全俱還京師。萬全少子章。
注'一'太后居長樂宮,故有少府,秩二千石。
注'二'稟,給也。假貸貧人,非侯家之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