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4/4 頁)
”下有闕文。
二二三頁一二行又攻夫儣營按:集解引惠棟說,謂鮮卑傳“夫儣”作“扶黎”,章懷注“縣名,屬遼東郡”,通鑑胡注以為兩漢無此縣。棟案遼東屬國有昌黎縣,都尉所治,昌黎即前漢之交黎也,夫交相似而誤耳。
二二六頁一四行三郡雨雹按:御覽八七八引作“郡國三雨雹”。續五行志同。
二二七頁五行雖有糜粥按:“糜”原鬥“麋”,徑改正。
二二八頁九行在遼東*'東'*據校補說補。
二三一頁九行沉氐種羌叛寇張掖按:校補引錢大昭說,謂三月已書“沉氐羌寇張掖”矣,此重出。
二三一頁一0行秋七月乙酉朔日有食之按:推是年七月合朔乙酉,無日食,參閱續五行志六校記。
二三二頁一三行遼東太守蔡諷按:集解引惠棟說,謂“諷”一作“風”。
二三三頁三行廢為臨湖侯按:集解引惠棟說,謂通鑑作“蕪湖侯”。
二三三頁七行甲戌遼東屬國都尉龐奮承偽璽書殺玄菟太守姚光按:通鑑考異謂姚光實以延光元年被殺,紀誤以“延”為“建”。考異又云,延光元年四月無甲戌。
二三四頁五行冬十一月己丑郡國三十五地震或坼裂按:沉家本謂續志書“九月己丑”,此紀後文有“冬十二月”,不得重言“冬”。上文書“九月”,又書“戊子”,戊子與己丑相接。然則“冬十一月”四字乃衍文也。
二三四頁一一行甲子初置漁陽營兵按:沉家本謂甲子距上文己丑三十六日,疑上奪某月二字。
二三六頁五行謂受超遷之刊誤謂“受”當作“將”。按:汲本無“受”字。
二三六頁七行九月甲戌郡國二十七地震沉家本謂“甲戌”志作“戊申”。今按:
是年九月壬寅朔,無甲戌,當依續志作“戊申”。
二三六頁一三行虔人羌*(反)*攻谷羅城校補謂虔人羌叛,攻谷羅城,已見上文七月,耿夔至是始討破之耳。承上攻谷羅城為文,不當更書“反”。今據刪。
二三七頁一四行京師及郡國三地震按:沉家本謂續志作“三十二地震”,疑此奪“十二”兩字。
二三八頁六行北海王*(普)**'翼'*據殿本考證引何焯說改。
二三九頁二行南匈奴左日逐王叛按:沉家本謂按匈奴傳,叛者乃新降一部大人阿族等,非左日逐王。
二三九頁八行初復右校*(令)*左校*'令'*丞官按:校補引侯康說,謂“右校令左校丞官”當作“右校左校令丞官”,以續志言左右校皆有令丞,劉注並言安帝復也。今據改。
二四0頁一行大鴻臚耿寶為大將軍按:袁紀“寶”作“珍”。
二四0頁五行*(詔)**'詣'*敦煌隴西及度遼營據刊誤改。按:汲本作“詣”。
二四一頁一行京師及*(諸)*郡國二十三地震據刊誤刪。
二四三頁一二行續漢*(志)**'書'*曰據刊誤改。
二四三頁一二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