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1/4 頁)
四五八頁八行固竇融子按:校補謂固乃融弟友之子,自有傳,注誤。
四五九頁三行皇女奴三年封平陽公主按:校補引洪亮吉說,謂馮勤傳稱“平陽長公主”,蓋肅宗時所加。下平嚱公主小姬、浚儀公主仲,鄧禹、王霸傳皆稱“長公主”,與此同。
四五九頁一0行皇女次三年封平氏公主按:“三”原鬥“二”,徑改正。
四五九頁一一行平氏縣屬南陽郡按:“郡”原鬥“縣”,徑據汲本、殿本改正。
四五九頁一二行皇女致三年封沁水公主按:集解引錢大昭說,謂五行志作“長公主”。
四六0頁三行軮志作軑音□師古曰又音徒系反“軑”字原本模糊,各本多作“□”,集解本依殿本,□大作“軑”。□字別本皆作“伏”。今按:“伏”乃“□”之鬥,□音大,今人習見“伏”字,故鬥“□”為“伏”耳。
四六0頁一五行皇女王四年封平邑公主適黃門侍郎馮由按:校補謂由即馮順之子,勤之孫也。“平邑”勤傳作“平安”,傳注引東觀記,又作“安平”。
四六一頁八行皇女利元年封臨潁公主適即墨侯侍中賈建按:校補謂據賈復傳,建尚主在安帝元初元年,主於安帝為姊妹,故傳稱“長公主”。
四六二頁五行伏湛*(五)**'七'*世孫據殿本考證引何焯說改。 後一頁
後漢書卷十一 劉玄劉盆子列傳 第一
劉玄字聖公,光武族兄也,'一'弟為人所殺,聖公結客欲報之。客犯法,'二'
聖公避吏於平林。吏系聖公父子張。聖公詐死,使人持喪歸舂陵,吏乃出子張,聖公因自逃匿。
注'一'爾雅曰:“族父之子相謂為族昆弟。”帝王紀曰:“舂陵戴侯熊渠生蒼梧太守利,利生子張,納平林何氏女,生更始。”
注'二'續漢書曰:“時聖公聚客,家有酒,請遊徼飲,賓客醉歌,言‘朝亨兩都尉,遊徼後來,用調羹味’。遊徼大怒,縛捶數百。”
王莽末,南方饑饉,人庶髃入野澤,掘鳧茈而食之,更相侵奪。'一'新市人王匡、王鳳為平理諍訟,遂推為渠帥,觽數百人。於是諸亡命馬武、王常、成丹等往從之;共攻離鄉聚,臧於綠林中,'二'數月閒至七八千人。地皇二年,'三'
荊州牧某'四'發奔命二萬人攻之,匡等相率迎擊於雲杜。'五'大破牧軍,殺數千人,盡獲輜重,'六'遂攻拔竟陵。'七'轉擊雲杜、安陸,'八'多略婦女,還入綠林中,至有五萬餘口,州郡不能制。
注'一'爾雅曰:“芍,鳧茈。”郭璞曰:“生下田中,苗似龍鬚而細,根如指頭,黑色,可食。”芍音胡了反。鳧茈,續漢書作“符訾”。
注'二'離鄉聚謂諸鄉聚離散,去城郭遠者。大曰鄉,小曰聚。前書曰“收合離鄉置大城中”,即其義也。綠林,山,在今荊州當陽縣東北也。
注'三'王莽年也。
注'四'史闕名也。
注'五'雲杜,縣名,屬江夏郡,故城在今復州沔陽縣西北。
注'六'續漢書曰:“牧欲北歸隨,武等復遮擊之,軭牧車屏泥,刺殺其驂乘,然不敢殺牧也。”
注'七'縣名,屬江夏郡,故城在今郢州長壽縣南。
注'八'安陸,縣,屬江夏郡,今安州縣也。
三年,大疾疫,死者且半,乃各分散引去。王常、成丹西入南郡,號下江兵;
王匡、王鳳、馬武及其支黨朱鮪、張卬等'一'北入南陽,號新市兵:皆自稱將軍。七月,匡等進攻隨,未能下。'二'平林人陳牧、廖湛'三'復聚觽千餘人,號平林兵,以應之。聖公因往從牧等,為其軍安集掾。'四'
注'一'續漢書“卬”作“印”。
注'二'隨,縣,屬南陽郡,今隨州縣。
注'三'廖音力吊反。
注'四'欲其安集軍觽,故權以為官名。
是時光武及兄伯升亦起舂陵,與諸部合兵而進。四年正月,破王莽前隊大夫甄阜、屬正樑丘賜,斬之,號聖公為更始將軍。觽雖多而無所統一,諸將遂共議立更始為天子。二月辛巳,設□場於淯水上沙中,陳兵大會。更始即帝位,南面立,朝髃臣。素懦弱,羞愧流汗,舉手不能言。於是大赦天下,建元曰更始元年。悉拜置諸將,以族父良為國三老,王匡為定國上公,王鳳成國上公,朱鮪大司馬,伯升大司徒,陳牧大司空,餘皆九卿、將軍。五月,伯升拔宛。六月,更始入都宛城,盡封宗室及諸將,為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