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3/4 頁)
,悉遣其渠帥詣京師,散其觽歸本業。威行關中。唯呂鮪﹑張邯﹑蔣震遣使降蜀,其餘悉平。
注'一'秦武公伐邽戎致之也。隴西有上邽,故此有下也。
注'二'續漢書“芳”作“茅”。
注'三'霸陵,文帝陵,因以為縣名,故秦*(芒)**'芷'*陽縣。
注'四'谷口,縣名,屬左馮翊,故城在今醴泉縣東北。
注'五'析,縣名,楚之白羽邑也,即今鄧州內鄉縣。
明年,公孫述遣將程焉,將數萬人就呂鮪出屯陳倉。異與趙匡迎擊,大破之,焉退走漢川。異追戰於箕谷,復破之,還擊破呂鮪,營保降者甚觽。其後蜀複數遣將閒出,異輒摧挫之。'一'懷來百姓,申理枉結,出入三歲,上林成都。'二'
注'一'賈逵注國語曰:“折其鋒曰挫。”
注'二'成都,言歸附之多也。史記曰:“一年成邑,三年成都。”
異自以久在外,不自安,上書思慕闕廷,願親帷幄,帝不許。後人有章言異專制關中,斬長安令,威權至重,百姓歸心,號為“咸陽王”。帝使以章示異。'一'
異惶懼,上書謝曰:“臣本諸生,遭遇受命之會,充備行伍,過蒙恩私,位大將,爵通侯,'二'受任方面,以立微功,'三'皆自國家謀慮,愚臣無所能及。臣伏自思惟:以詔□戰攻,每輒如意;時以私心斷決,未嘗不有悔。國家獨見之明,久而益遠,乃知‘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四'當兵革始起,擾攘之時,豪傑競逐,'五'迷惑千數。臣以遭遇,託身聖明,在傾危溷殽之中,尚不敢過差,而況天下平定,上尊下卑,而臣爵位所蒙,巍巍不測乎?誠冀以謹□,遂自終始。見所示臣章,戰慄怖懼。伏念明主知臣愚性,固敢因緣自陳。”
詔報曰:“將軍之於國家,義為君臣,恩猶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懼意?”
注'一'東觀記曰:“使者宋嵩西上,因以章示異。”
注'二'通侯即徹侯,避武帝諱改焉。
注'三'謂西方一面專以委之。
注'四'論語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
注'五'逐,爭也。
六年春,異朝京師。引見,帝謂公卿曰:“是我起兵時主簿也。為吾披荊棘,定關中。”'一'既罷,使中黃門賜以珍寶﹑衣服﹑錢帛。詔曰:“倉卒無蔞亭豆粥,虖沱河麥飯,厚意久不報。”異稽首謝曰:“臣聞管仲謂桓公曰:‘願君無忘射鉤,臣無忘檻車。’齊國賴之。'二'臣今亦願國家無忘河北之難,小臣不敢忘巾車之恩。”'三'後數引燕見,定議圖蜀,留十餘日,令異妻子隨異還西。
注'一'荊棘,榛梗之謂,以喻紛亂。
注'二'史記曰,管仲將兵遮莒道,射桓公中鉤。後魯桎梏管仲而送於齊,齊以為相。說苑曰:“管仲桎梏檻車中,非無媿也,自裁也。”新序曰,齊桓公與管仲飲,酒酣,管仲上壽曰:“願君無忘出奔於莒也,臣亦無忘束縛於魯也。”此雲射鉤、檻車,義亦通。
注'三'謂光武獲異於巾車而赦之。
夏,遣諸將上隴,為隗囂所敗,乃詔異軍栒邑。未及至,隗囂乘勝使其將王元、行巡將二萬餘人下隴,因分遣巡取栒邑。異即馳兵,欲先據之。諸將皆曰:“虜兵盛而新乘勝,不可與爭。宜止軍便地,徐思方略。”異曰:“虜兵臨境,忸*(□)**'忕'*小利,'一'遂欲深入。若得栒邑,三輔動搖,是吾憂也。夫‘攻者不足,守者有餘’。'二'今先據城,以逸待勞,非所以爭也。”潛往閉城,偃旗鼓。行巡不知,馳赴之。異乘其不意,卒擊鼓建旗而出。巡軍驚亂奔走,追搫數十里,大破之。祭遵亦破王元於□。於是北地諸豪長耿定等,悉畔隗囂降。
異上書言狀,不敢自伐。'三'諸將或欲分其功,帝患之。乃下璽書曰:“制詔大司馬,虎牙、建威、漢*(中)**'忠'*、捕虜、武威將軍:虜兵猥下,三輔驚恐。
'四'栒邑危亡,在於旦夕。北地營保,按兵觀望。今偏城獲全,虜兵挫折,使耿定之屬,復念君臣之義。徵西功若丘山,猶自以為不足。孟之反奔而殿,亦何異哉?'五'今遣太中大夫賜徵西吏士死傷者醫藥、棺斂,大司馬已下親弔死問疾,以崇謙讓。”於是使異進軍義渠,並領北地太守事。'六'
注'一'忸忕猶慣習也,謂慣習前事而復為之。爾雅曰:“忸,復也。”郭景純曰:
“謂慣忕復為之也。”忸音尼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