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第4/4 頁)
,'一'以尚書教授潁川,門徒數百人。舉孝廉為郎。居無幾,會國相王吉以罪被誅,'二'故人親戚莫敢至者。典獨□官收斂歸葬,服喪三年,負土成墳,為立祠堂,盡禮而去。
注'一'華嶠書曰“典十二喪父母,事叔母如事親。立廉操,不取於人,門生故吏問遺,一無所受”也。
注'二'沛相。
闢司徒袁隗府,舉高第,拜侍御史。是時宦官秉權,典執政無所迴避。常乘驄馬,京師畏憚,為之語曰:“行行且止,避驄馬御史。”及黃巾賊起滎陽,典奉使督軍。賊破,還,以啎宦官賞不行。在御史七年不調,'一'後出為郎。
注'一'華嶠書作“十年”。
靈帝崩,大將軍何進秉政,典與同謀議,三遷羽林中郎將。'一'獻帝即位,三公奏典前與何進謀誅閹官,功雖不遂,忠義炳著。詔拜家一人為郎,賜錢二十萬。
注'一'華嶠書曰“遷平津都尉、鉤盾令、羽林中郎將”也。
從西入關,拜御史中丞,賜爵關內侯。車駕都許,遷光祿勳。建安六年,卒官。
鸞字始春,焉弟子也。'一'少立操行,褞袍糟食,不求盈餘。'二'以世濁,州郡多非其人,恥不肯仕。
注'一'東觀記曰“鸞父良,龍舒侯相”也。
注'二'東觀記曰“鸞貞亮之性,著乎幼衝。學覽六經,莫不貫綜。推財孤寡,分賄友朋。泰於待賢,狹於養己。常著大布褞袍,糲食醋餐”也。
年四十餘,時太守向苗有名夡,乃舉鸞孝廉,遷為膠東令。始到官而苗卒,鸞即去職奔喪,終三年然後歸,淮汝之閒高其義。後為巳吾、汲二縣令,'一'甚有名夡。諸公並薦,復徵*(闢)*拜議郎。上陳五事:舉賢才,審授用,黜佞幸,省苑囿,息役賦。書奏御,啎內豎,故不省。以病免。中平元年,年七十七,卒於家。子曄。
注'一'東觀記曰:“*'除'*陳留巳吾長,旬月閒遷河內汲令。”
曄字文林,一名嚴,'一'尤修志介。姑為司空楊賜夫人。初鸞卒,姑歸寧赴哀,將至,止於傳舍,整飾從者而後入,曄心非之。及姑勞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