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1/4 頁)
壬申晦,日有蝕之。詔曰:“朕奉承祖業,無有善政。日月薄蝕,彗孛見天,水旱不節,稼穡不成,人無宿儲,下生愁墊。'一'雖夙夜勤思,而智慧不逮。昔楚莊無災,以致戒懼;'二'魯哀禍大,天不降譴。'三'今之動變,儻尚可救。
有司勉思厥職,以匡無德。古者卿士獻詩,百工箴諫。'四'其言事者,靡有所諱。”
注'一'儲,積也。墊,溺也,音丁念反。
注'二'說苑曰:“楚莊王見天不見妖而地不出駆,則禱于山川曰:‘天其忘餘歟?’此能求過於天,必不逆諫矣。”
注'三'春秋感精符曰:“魯哀公時,政彌亂絕,不日食。政亂之類,當致日食之變,而不應者,譴之何益,告之不悟,故哀公之篇絕無日食之異。”
注'四'國語曰:“天子聽政,公卿至於庶士獻詩,師箴,百工諫,庶人傳語,近臣盡規,而後王斟酌事焉。”
冬十月,蒸祭光武廟,'一'初奏文始、五行、武德之舞。'二'
注'一'禮記曰:“冬祭曰蒸。”蒸,觽也。冬物畢成,可祭者觽。
注'二'前書曰,文始舞者,本舜韶舞也,高祖六年更名曰文始,其舞人執羽鑰。
五行者,本週舞也,秦始皇二十六年更名曰五行,其舞人冠冕衣服法五行色。
武德者,高祖四年作,言行武以除亂也,其舞人執干鏚。光武草創,禮樂未備,今始奏之,故云初也。
甲子,車駕從皇太后幸章陵,觀舊廬。十二月戊辰,至自章陵。
是歲,起北宮及諸官府。京師及郡國七大水。
四年春二月辛亥,詔曰:“朕親耕藉田,以祈農事。'一'京師冬無宿雪,春不燠沐,'二'煩勞髃司,積精禱求。'三'而比再得時雨,宿麥潤澤。其賜公卿半奉。
有司勉遵時政,務平刑罰。”
注'一'禮記曰:“天子親耕於東郊,為藉田千畝,冕而朱紘,躬秉耒耜。”五經要義曰:“天子藉田,以供上帝之粢盛,所以先百姓而致孝敬也。藉,蹈也。言親自蹈履于田而耕之。”續漢志雲:“正月始耕,既事,告祠先農。”漢舊儀曰:“先農即神農炎帝也。祠以太牢,百官皆從。
皇帝親執耒耜而耕。天子三推,三公五,孤卿七,大夫十二,士庶人終畝。乃致藉田倉,置令丞,以給祭天地宗廟,以為粢盛。”
注'二'燠,暖也,音於六反。沐,潤澤也。言無暄潤之氣也。
注'三'積精猶儲積也。說文雲:“告事求福曰禱。”
秋九月戊寅,千乘王建薨。
冬十月乙卯,司徒郭丹、司空馮魴免。丙辰,河南尹範遷為司徒,太僕伏恭為司空。
十二月,陵鄉侯梁松下獄死。'一'
注'一'坐縣飛書誹謗。
五年春二月庚戌,驃騎將軍東平王蒼罷歸藩;琅邪王京就國。
冬十月,行幸鄴。與趙王栩會鄴。常山三老言於帝曰:“上生於元氏,願蒙優復。”
詔曰:“豐、沛、濟陽,受命所由,加恩報德,適其宜也。今永平之政,百姓怨結,而吏人求復,令人愧笑,重逆此縣之拳拳,'一'其復元氏縣田租更賦六歲,勞賜縣掾史,及門闌走卒。”'二'至自鄴。
注'一'重,難也。拳拳猶勤勤也。禮記曰:“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不息。”
注'二'續漢志曰:“五伯、鈴下、侍合、門闌部署、街裡走卒,皆有程品,多少隨所典領。”
十一月,北匈奴寇五原;十二月,寇雲中,南單于擊漤之。
是歲,發遣邊人在內郡者,賜裝錢人二萬。
六年春正月,沛王輔、楚王英、東平王蒼、淮陽王延、琅邪王京、東海王政、趙王盱、北海王興、齊王石來朝。
二月,王雒山出寶鼎,'一'廬江太守獻之。夏四月甲子,詔曰:“昔禹收九牧之金,鑄□以象物,使人知神奸,不逢惡氣。'二'遭德則興,遷於商、周;周德既衰,□乃淪亡。'三'祥瑞之降,以應有德。方今政化多僻,何以致茲?易曰□象三公,'四'豈公卿奉職得其理邪?太常其以礿祭之日,'五'陳□於廟,以備器用。賜三公帛五十匹,九卿、二千石半之。先帝詔書,禁人上事言聖,而閒者章奏頗多浮詞,自今若有過稱虛譽,尚書皆宜抑而不省,示不為諂子蚩也。”
注'一'“雒”或作“雄”。
注'二'夏禹之時,令遠方圖畫山川奇異之物,使九州之牧貢金鑄□以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