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上的擾動。”
船長所指的當然就是暈船了,但一般都認為這個名詞不可以在宇宙號上使用。雖然如此,還是可以發現到很多人都偷偷把手伸到座位下方,似乎是要確定嘔吐袋是否在那兒,以備不時之需。
螢幕的影像隨著放大的倍數而擴大。有一段時間,佛博士似乎覺得他置身在一架從薄雲中下降的飛機上,而不是置身在一架正在靠近最著名的彗星的太空船上。彗星的核心越來越清楚了,它不是一個黑點了,而是一個不規則的橢圓形;它就像是一個迷失在宇宙海上的凹凸不平的小島,突然又讓人覺得它是一個完全自主的世界。
到目前為止仍無法確知它的大小。雖然佛博士眼前的全景不到十公里寬,他還是很輕易地就推算出他看到的是一個和月球一般大的物體。但是月球的周圍並沒有模糊的東西,也沒有小蒸氣噴出物(其中有兩股特別大)從它的表面射出。
“我的天!”米侮洛維奇大叫,“那是什麼?”
他指向核心的下緣,正好在明暗交界處。雖然是那麼的不可能,但是那裡確實有一道光線在彗星背光的那一面極有規律地閃爍著,每兩、三秒鐘就閃爍一次。
魏理斯博士提出了他的看法:“我可以用一個符號解釋此現象,嗯——”
但史密斯船長立刻搶在前面了。
“我很抱歉讓你失望了,米海洛維奇先生。那只是二號探測儀的警示訊號。它已經在那裡有一個月了,等著我們去取回它。”
“真丟臉,我還以為是有人,或者是某種東西在歡迎我們的來臨呢!”
“恐怕我們沒有這麼幸運,在這裡我們只能夠靠自己,那訊號只是我們打算著陸的地點,它就靠近哈雷的南極,而且目前處在永久的黑暗期。這對我們的維生系統而言較容易支撐,因為在陽光照射地方的溫度會高到一百二十度,已經超過沸點。”
“難怪彗星如此明亮,”米海洛維奇大剌剌地說,“那些噴出物看起來對我的健康似乎有害。你確定進入那裡會安全嗎?”
“這是我們要在背光面著陸的另外一個理由,因為背光面沒有任何活動。現在,恕我失陪,我必須回到艦橋上了。這是我第一次有機會在一個新世界著陸,我懷疑我是否還會有下一次機會。”
史密斯船長的聽眾慢慢地解散了,而且平靜得出奇。螢幕上的影像又變回正常大小,而核心又再度變成一個肉眼看不太清楚的小黑點了。但就在這幾分鐘內,現在這個小黑點似乎又變大了一點,而且這可能並不是幻覺。在相遇前不到四個小時時,太空船仍然以每小時五萬公里的速度迎向彗星。
如果主動力在這個時候發生任何意外的話,就一定會產生一個比哈雷現在的光度還要眩目、還要令人印象深刻的光線出來。
第十六章 著陸
登陸的過程正如史密斯船長所期望的,是漸漸下降著陸的,沒有人說得出宇宙號是何時觸地的,整整一分鐘大家聚精會神地注意著,當旅客們察覺到太空船已經著陸後,大家掀起了一陣歡呼。
太空船停靠在一個淺谷的一端,淺谷四周圍繞著大約一百米高的小山丘。原本以為會看到與月球表面類似景觀的人都會感到異常訝異,因為這裡的構造和月球較堅硬平坦的表面完全不同,這裡滿是幹沙,是數十億年前被小隕石撞擊所造成的。
這裡沒有一樣東西是超過一千歲的,金字塔都遠比這些地環景觀悠久。每次哈雷繞過太陽就會被太陽的火焰改變並且縮小。即自一九八六年透過近日點之後,核心的外形就巧妙地改變了。
魏理斯好好地綜合了各種比喻,告訴他的觀眾們;“這個‘花生’已變成細腰的了!”
事實上早有跡象顯示,只要再繞過太陽旋轉幾次,哈雷可能會分裂成兩個大小相近的分裂體,就像拜拉彗星在一八四六年令天文學家們大感訝異的情形一樣。
實際上看不見的重力也是造成這種奇怪景觀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哈雷的四周圍繞著像超現實主義藝術家幻想的蜘蛛狀構造,和即使是在月球上也維持不了幾分鐘的岩石堆積景象。
雖然史密斯船長讓宇宙在深夜的彗星極地著陸(距離太陽的熱氣有五公里遠),但是卻有足夠的亮度,因為圍繞在彗星四周巨大的瓦斯氣體與灰塵形成了一個發熱的光環,這對極地而言似乎是再恰當不過了,看到它的人們很容易就聯想到南極冰上玩耍的極光。如果這環不夠亮,彗星也能提供好幾百個滿月那麼亮的光度。
雖然早有心理推備,但是完全沒有色彩仍然令人感到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