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4/4 頁)
少林人物傳記,少林恩怨紀冊,少林發展大計。
藏經樓既是重要所在,那兒的守護法師,照例是由當前少林僧人之中,第三代頂尖弟子護法。
現在當職的乃是少林第三代首徒,法名性戒。
能提任藏經樓護法,必是同代弟子之中的佼佼者,而且非要有真才實學不可。
江湖中對藏經樓莫不心嚮往之,不說樓中收藏的名器經典價值連城,而武功的秘本,尤其是習武者夢寐以求的珍寶。
護守藏經樓的職司,依得寺清規,每七年挑選新人接替。
值得注意的是,凡是少林主持,或少林掌門,十之八九是藏經樓護法當選。
因為,當選了藏經樓護法師,已是千中選一的頂尖人物,經過七年寸步不離藏經樓,兩千多個日子,終朝每天十二個時辰都是身在寶山,與典籍寶藏為伴。
若是從“文”,對佛學禪理焉能不貫通,於是必是住持的材料;若是從“武”,七年的精進,當會出類拔萃,掌門寶座,還有第二人想嗎?
性戒和尚未來得及回答,臉上突然變色。
禪緣監寺,也是面如死灰。
一個面色黑裡透紅,長髯飄飄,玉帶朝靴的魁梧漢子,右手仗著枝比一般劍稍短,比匕首略長,似劍非劍,似笏非笏的奇異兵刃,左手中、食、無名三指虛點在住持“明靈大師”的玉枕穴上。
兩人腳步齊一,緩緩由精舍回欄廊上走來。
顯然的,住持明靈大師,是身不由己,被身後紅袍人制住的。
因為住持明靈的臉上一派死灰,雙目中驚惶之色可見。
原來,少林住持一職,素以禪理佛學有素養的人擔任。
現任明靈,與少林掌門明心大師,乃是同一輩份,同參的師兄弟。
明心大師武功修為領袖同儕,是為少林一派的掌門大師。
明靈大師,佛理淵博,禪事精奧,是為少林一寺的住持。
他一步步神色恐怖的步上講經法壇,如同木偶似的,展開手中持著一張白紙,呆滯的念道:“少林一門,從現在起,立刻宣佈解散,不分僧俗,凡是少林徒眾,從今天起,不得再對外有任何行動,若有膽敢叛門不遵者,輕則逐出少林,重者依規自裁,少林三十二代孫,現住持明靈、掌門明心,書押!”
明靈大師讀完之後,呆呆的望著經壇下的三百餘位徒眾,老眼之中,淚水如同決堤之水,盈盈流滿了瘦削的面頰。
三百餘徒眾不由譁然。
太突然了,幾乎是不可能之事。
即使是一代住持,也無權宣佈少林解體。
以少林的說法,天下沒有少林,便沒有武林,也就是說,天下武林莫不源於少林,經過僧俗不同各代弟子或改頭換面,或斬頭去尾,招式、手法、步調、或去蕪存精,或稍加變化。
然後標新立異,自成一家。
少林說出“沒有少林就沒有武林”,不免開罪了其他自命不凡或已成氣候的門派,樹下不少敵人仇家。
在六十年前,也就是少林二十五代之際,發生了十八路武林毀少林的血腥慘事。
於是,少林立下了戒規,不準徒眾再提“先有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