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頁)
目錄
序言樊樹志
引言轟然倒塌的帝國1
第一章天下一統
一來之不易的勝利11
二制度之爭19
三邦國與城邦27
四封建的秘密35
五集權是一種必然43
六帝國的前夜51
第二章中央集權
一君臨天下59
二軟硬兼施67
三焚坑事業要商量75
四盛極而衰83
五集權,再集權91
六王朝的氣數99
第三章倫理治國
一非法之法107
二無德之德115
三家天下與泛倫理123
四文化大戰略131
五一箭雙鵰139
六沉重的代價146
第四章官員代理
一代理與授權155
二如此牧民163
三權力的贖買171
四自殺政策179
五龍爭虎鬥187
六帝國的掘墓人194
第五章內在矛盾
一天下為公203
二產權問題211
三無法與無天220
四誰為帝國簽單228
五變法與###236
六出路何在243
第六章共和之路
一歌未竟,東方白253
二來者不善與徒勞無益261
三錯失良機269
四缺失的傳統277
五民主與憲政284
六最後一問293
後記302
新版後記303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簡介
《帝國的終結》深刻探究了中國帝國制度形成和滅亡的原因,是易中天迄今為止最為用力也最為看重的一部著作。如該書副題“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批判”所昭示的,作者意在揭露和批判中國古代帝制的乖舛和荒謬。透過若干重大歷史事件和歷史細節,作者對有著數千年曆史的帝國體制,給予抽絲剝繭式的剖析。該書承續了易氏著作生動、風趣、見解獨到的一貫風格,討論的是帝國體制命運這樣的問題。
中國的帝國制度由秦始皇開創,直到1911年的武昌起義,帝國制度隨著大清王朝的一起倒下。問題是,帝國制度為什麼會亡?帝國制度果真就一無是處嗎?如果當真一無是處,它為什麼會被創造出來,會被我們民族認可,會延續了那麼長的時間?
我們要反省的不僅是大秦王朝或大清王朝,而是整個帝國制度,是帝國的邏輯命運。
轟然倒塌的帝國(1)
公元1911年10月10日晚,湖北武昌的一個軍營裡響了一槍。隨著槍聲倒下的不僅是大清王朝,而且還有存在了兩千一百三十二年之久的帝國制度。
起義是在倉促間舉行的。我們現在甚至不能確切地知道,到底是誰開了第一槍。然而這一槍的影響和意義卻極其深遠。用佚名《輜重十一營革命史略》的話說,即“是聲一響而專制倒矣”。10月12日,武漢三鎮全部落入革命軍手中。十天以後,即10月22日,湖南宣佈獨立,陝西、江西等省繼而響應。到12月初,全國宣佈獨立的省份已達十四個之多,約佔當時二十二行省(不算被日本侵佔的臺灣省)的三分之二。12月29日,宣佈獨立的奉天、直隸、河南、山東、山西、陝西、江蘇、安徽、江西、福建、浙江、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四川、雲南十七省代表在南京舉行會議,選舉孫文為中華民國政府臨時大總統。一個半月後,即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后頒發了宣統皇帝的退位詔書,大清王朝和帝帝國制度從此退出歷史舞臺。從武昌首義,到清帝遜位,前後只有半年功夫,正所謂摧枯拉朽。
有興趣的史料學家儘可以繼續去考證和爭論武昌首義第一槍是誰開的。是熊秉坤,還是羅金玉、金兆龍、蔡濟民?是在工程營,還是在輜重營?但我以為這並不十分重要。因為這一槍遲早是要打響的。不在武昌打響,就會在別的地方打響;熊秉坤或羅金玉不開槍,也會有別人開槍。用句俗套的話說,他們不過是“替天行道”。或者說,在做歷史要求他們做的事情,在完成歷史賦予他們的使命。因此,弄不清誰開了第一槍反倒更好,因為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