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部分(第2/4 頁)
欽亦有另一個目的,詢問鄧百川,看是否他那邊洩露他和李成渠聯絡的事情。(未完待續……)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往來皆可
再次下西南,卻不是按照之前的道路。
這一次,子欽先行來到浙西一帶,此時,方臘已經開始謀取明教教主的位置。
這一代梟雄何等人物,自上次方七佛帶回子欽的話,卻是讓這梟雄沉思許久,西北,那自然比不得江南之地。
只是,方臘卻並非那貪圖享受的人物。
由來帝皇都是從北往南一統天下,卻還未曾聽說過從南往北一統天下的。
這西北固然貧窮落後,但是西涼地區自古以來都是精兵輩出之地,若得此處,孔有爭霸天下之希望。
明教,總舵,方臘看著地圖沉思不語,他的手指緩緩在地圖上劃過,從西南朝下,蜀中,其次,關中,唯獨能夠站穩腳跟,唯獨,莫要是外族便可。
輕微的腳步聲響起,小七來到方臘身邊。
“十三哥。”
小七恭敬的喊道,他帶回那訊息卻是讓方臘沉思許久,他自己亦是明白那事情多麼的重要,答應,他們便需要離開這大本營,去往明教最初的總舵,等於從頭開始。
但是,不答應,那遊坦之的武功強悍到何等境界,此時的明教卻是沒有可能扛得住六扇門在遊坦之的率領下猛攻。
“西北,委實亦是好地方。”
方臘突然開口,不待方七佛說什麼,他的手指卻緩緩指向地圖上緊鄰西北的兩個地方。
“關中,當年大秦帝國和大唐帝國開國之地。蜀中,當年大漢帝國開國之地,我們只需完全佔領西北,那麼,這兩處地方卻是隨我們心意予取予奪。”
由來梟雄自有其獨特之地,歷史上的方臘能夠起義之後佔領眾多城池絕非沒有理由。
不過,歷史上的方臘缺乏盟友,加上當時的西軍戰力極強,卻最終被撲滅了起義的火焰。
然而,此刻。子欽為方臘找尋的那些盟友。以及替方臘想出的新的戰略要地卻是讓方臘的目光開始更加長遠。
西北,那卻是一處好地方。
實際上,明教在那處地方絕非毫無根基,若非回教的崛起(虛構。莫怪。歷史上中國西北宗教極為複雜。幾乎每一個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教派,隨著這些少數民族的興衰也決定西北教派的興衰,委實沒有哪家能夠獨大)。恐怕明教亦不會遷往這江南之地。
然而,便是回教興起,明教在那處依舊有著自己的根基,李元昊稱帝之後,西北實際上早不復一族獨大的局面。
而張元等漢人在西北掌握實權之後,隨著西夏正式建立,國力加強,那西北之地暗地裡卻是錯綜複雜。
“我們,回西北。”
方臘的聲音驀然間堅定的響起,他不是党項族,他是漢族,只要他拿下西北,那麼,便有南下的機會。
實際上,不管是西北的党項族西夏,還是北方的契丹族大遼,若是早年能夠擺脫兇殘的性子,恐怕早就南下成功。
只是,那打草谷,劫掠邊關之事做的過多,卻是使得這兩個民族和漢族結下過多的仇恨,所以,這兩個民族除非當真強到如後世的蒙元和滿清,且中原大地又出現千百年難得一見的天災**,否則絕難打下中土。
然而,方臘不同,他是漢人,一旦拿下西北之地,他更是漢人的英雄,此時距離趙匡胤開國不過百年多一點,不客氣的說,大宋二字尚未深入人心。
尤其是西北和燕雲十六州的丟失,漢人處在歷史上最為虛弱的時期,此時若是有一個漢族英雄強勢崛起,佔西北,奪大理,收回燕雲十六州,恐怕不需要再打,整個北宋王朝立刻就會分崩離析。
子欽方入浙北,便被明教弟子發現蹤跡,隨即,受到方臘的邀請。
對於這個邀請,子欽沒有半絲推諉。
在子欽看來,歷史上北宋滅亡,說是金國強悍,不如說是金國撿到大便宜,北宋末期,方臘起義,西軍奉命江南平叛,這一平卻是將整個西軍平的消失。
方臘起義被西軍平定之後,北宋皇室有感自身不安全,於是做了一個極為昏聵的事情,將西軍拆分開來,駐守都城四邊,好好的一支能征善戰的大軍愣是被拆的四分五裂,待到後來金國南下,吳氏兄弟重新組建之後,那曾經和西夏糾纏百多年,能夠為北宋開疆擴土的西軍卻是再也沒有能夠回得來。
北宋的軍事實力並不弱,只是皇帝弱而已,皇帝所弱皆在不敢用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