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北方的曹魏集團一直對吳國虎視眈眈,但孫權把邊防安全都放一邊了,派將軍呂瑜帶上幾千名士兵,千里迢迢,跋山涉水,翻山越嶺,來到廣州。他們打著官方旗號,明火執仗,盜挖起了南越王墓。
南越王墓都是石室槨藏,建在山上,不像北方陝西、河南這些中原境內的陵墓四周都是土好挖。1983年,發掘趙眜的墓時,考古隊員的幾把洛陽鏟都是被石頭弄捲了口或崩裂。而且,南越王墓的墓道在封閉時都使用了大石塊,最重的近一噸,一兩個人根本無法開啟,發掘趙眜墓時就受到頑石的阻擋。
古今帝王第一盜——東吳大帝孫權(12)
在沒有現代化起吊裝置的情況下,呂瑜當年是怎麼開啟墓的還是一個謎。但可以想見,這班人一定費了老大的力氣,才把嬰齊的墓室掘開。雖然嬰齊的隨葬品沒有趙佗那麼豐富,但也是寶物多多,根據《廣交春秋》所記,嬰齊穿著金鏤玉衣,身上的飾件是純金的,還有36個顆玉璽金印,三枚銅劍,銅劍上面還有精美的龍狀花紋。
盜了趙嬰齊的陵墓,孫權還不死心,又讓呂瑜將廣州城外四周的山嶺翻了一個遍,真的是挖地三尺,今廣州附近的不少山崗都讓孫權的人馬刨過。但幸運的是,二代南越王趙眜的墓陰差陽錯地逃過了一劫,不然我們今天就考不到古了。
● 孫權盜墓在近代引發的猜想
孫權盜墓的故事一直流傳至今,甚至近代國學大師也曾參與到孫權盜墓的猜想當中。
據曾主持並參加二代南越墓考古的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麥英豪著文講述,1916年5月,廣東臺山人黃葵石,在廣州市東山龜崗買下一塊地建住宅,在挖地基時不經意地發現了一座大型西漢木槨墓。
此墓中出土了銅器、陶器和玉器等許多隨葬品,木槨板上刻有“甫一”“甫二”“甫五”“甫十”“甫廿”等文字。從出土的陶器銅器等上刻有的文字看,可以斷定為西漢初年墓,正是南越王國存在的時間。
此事立即轟動了廣州乃至當時的整個中國學術界。許多研究者認為這就是當年孫權派呂瑜將軍來廣州尋而未獲的南越國第二代“南越文王胡冢”,著名學者王國維當時也參與了考證。但因為沒有出土證明墓主身份的物證,猜測無法得到證實。直到20世紀80年代二代南越王墓被發現,才證明王國維當年參加的討論研究,觀點是錯誤的。
20世紀50年代,根據當時的形勢需要,廣州市成立了文物管理委員會,下設考古組。考古人員從那時起,幾乎把廣州市市郊都找遍了,卻與當年孫權一樣,徒勞而返。後來發現二代南越王墓的象山一帶,麥英豪曾兩次試圖進入探測,但都因為在“軍事禁區”裡而作罷。
麥英豪為沒有主動發現南越王墓而感到有些遺憾,孫權當年也應該是這種心情吧?
● 宋代盜墓賊盜了“孫王墓”
最後要說的是,孫權的墓後來也被發現了,在今天南京東郊紫金山南麓,位於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左前方的高嶺梅花山上,離民國大漢奸汪精衛被毀墓穴很近。這與史書中記載當年朱元璋建孝陵時,稱孫權是條好漢讓他守陵的說法完全一致。
南京中山陵園管理處的朋友曾與我聊過此事,當時探測孫權墓是作為一個課題來完成的,由江蘇省地震局地震工程研究院科研人員運用磁測技術發現的。科研人員發現孫權墓的地宮呈“甲”字狀,墓道向西,全部是開山鑿石而成,工程量非常大,當時應該動用了很多人力。至於孫權墓是否被盜了,目前還不得而知,估計很難倖免。
但可以肯定的是,孫權的哥哥孫策的墓肯定被盜了。據明人黃省曾《吳風錄》記載:“自正德中,吳中古墓如城內梁朝公主墳、盤門外孫王陵、張士誠母墳,俱為勢豪所發,獲其殉葬金玉古器萬萬計,開吳民發掘之端。”這裡的孫王陵就是孫策的墳墓。
黃省曾所記孫策墓被盜一事,並非首遭。早在宋代,孫策墓就被盜墓賊光顧過了,隨葬品被掘一空。孫策死後被葬在蘇州盤門外三里處。孫策墓被盜經過,在宋人滕崴《孫王墓記》一文裡有反映。當時,盜墓賊挖開孫策墓後,搞到了不少金玉珍寶,其中有銀盂杯、金搔頭等。後來,官府抓獲了那個盜墓賊,交出了所盜寶物。但交出的寶物並沒有收繳國庫,而是被當時的權臣朱勖據為己有。此後,孫策墓屢遭盜掘,面目全非,廢變為燒瓷器的官窯。
有一個巧合最後說一下,據新資料考證,與孫權一樣,同葬在紫金山的*臨時大總統孫中山是孫權的後裔。這裡就有迷信的說法了,從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