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1/4 頁)
我們站在外面看了半天,被老僧人的精神氣質所感動,便走上前去。
老人說,我叫釋永坡,山坡的坡,歡迎你們來少林。這個開場白讓我們的訪問有了一個輕鬆的開始。
他說,佛祖的法力老大咧!我特別愛佛教。
他講起了自己和佛教的一些因緣。那是在1939年,那年的破五(正月初五),下起了大雪,家附近的觀音堂倒了。這是戰爭造成的結果,沒有人去修繕一個即將倒塌的寺院,他看著一片廢墟,非常難過,踏雪過去,在廢墟中找到了幾個小佛像,拿回家供了起來,一直到解放後還供著。
我們特別希望得到他出家的原因。他始終不肯說,只說,佛家講究因緣,緣到了,自然就成了。
現在他的家中還有不少親人,但是他從來不回去,兒女也不怎麼來看他。
為什麼不去享受兒孫滿堂的天倫之樂?
享受?!享受是什麼?!他們工作他們的,我在這裡做一虔誠的信徒,有什麼不好嗎?我生活得挺好,寺院為了安排了禪房住著,冬天有暖氣,夏天有風扇,吃飯也不愁。我不需要女兒照顧,讓他們全心投入自己的生活,這不是他們的幸福嗎?他們生活得好好的,我也不會牽掛,這不就是享受嗎?
你在家中時,兒女對你好不好?
挺好的,都差不多,都能讓我滿意。
1993年,他病了,腿疼得厲害。寺院給了他一些錢,讓他去附近的一家溫泉洗浴,說效果很好,他便去了,結果,洗了一段時間,真的洗好了。為此,他特別感謝方丈,他說,是黨的宗教政策好,是我們國家的制度好,當然,方丈的人性化管理也很好。方丈雖然年輕,可是能力很強,我實在太佩服他了,他對佛教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
你對僧人要遵守的戒律怎麼看?
出家人都應該遵守戒律,這是不容懷疑的。我們經常會聽到些不守戒律的高僧,像濟公和尚,於是大家都認為“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是真修行,其實這是錯誤的。因為你不是濟公,你是一個普通的修行者。
您平時要遵守什麼戒律?
多著呢,簡單說吧,有“三規”、“五戒”、“十善”。“三規”就是要求我們真心地皈依佛法僧三寶。皈依佛是說,寧可舍掉生命,也不受外界魔障迷惑,至信釋迦如來佛祖為無上正覺;皈依法是說,你可舍掉生命,也不受外界典籍迷惑,至信四十二章佛經為我信仰;皈依僧是說,你可舍掉生命,至信自己作為佛門僧徒是至高無上的安排。“五戒”就是要徹底戒絕“殺、盜、淫、妄、酒”五件事。“十善”就是要進一步約束身、口、意三業。約束身業有三條: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約束口業有四條:不妄語騙人,不挑撥離間,不出言不遜、惡口傷人,不說不乾淨的無益綺語。約束意也有三條:不貪圖私利,不嗔恨於人,不裝聾作啞假裝愚痴。與“十善”相反的就是“十惡”了,平常我們說“十惡不赦”就是從這裡來的。能夠嚴格遵守這些戒律的,是當好一個佛教徒的起碼要求,但我覺得,在現在這個時代,光做到這些還是不夠的,還得裝著整個國家和整個社會甚至整個人類。
你很關心國家大事嗎?是的,我每天都看新聞聯播,看看國內外發生了什麼大事。我作為一個僧人,沒有什麼力量去服務社會,但是,默默地為人家祝福還是能夠做到的。其實,真正能夠置國家於不顧,埋頭出家不是真正的僧人,佛教講究“萬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純粹的出世是消極的。你們年輕人一定要記住,幹什麼事情都要幹好,一定要對得起自己,同時為別人,為這個社會多留下點什麼。
他的話自始至終都那麼淳樸,沒有太多深邃的哲理卻處處蘊含著某種精神的特質。他沒有高深的武術可以行俠仗義,也沒有高深的學問可以弘法濟世,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僧人,一個半路出家的修行者。“佛祖的法力老大咧……”是他信佛的最樸素的理由。
夕陽在他的臉頰滑落,大殿要關門了,我們告別的時候,他說,感謝你們聽我這個老頭子瞎說一通。
24、釋聖和:放下過去的故事遁…
俗名彭鳳和,1967年生於吉林長春
採訪時間:2002年9月3日
採訪地點:少林寺釋聖和禪房
“宗教人物和傳說都給人一種特別神幻的感覺,尤其那時候我還小,甚至有些害怕……”聖和法師看著對面供桌上的達摩像說,“我來少林寺那時候剛剛16歲,對佛與古廟由害怕而生出許多興趣,來了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