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1/4 頁)
延傑7歲就開始在父親的指導下練武,一直練到了13歲,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就放棄了學業,在父親的帶領下來到了少林寺。因為父親覺得,唸書不是成才的惟一道路,何況家境不好,來少林寺練武應該是個不錯的出路。他和弟弟王博一起來到了少林寺,由於父親和武僧團的教練很熟,就直接進了武僧團。延的師父一看這兩個小孩兒身材、身體素質都不錯,又因為是老朋友的兒子,所以便收下了。
剛開始的時候,他跟不上班,但是他能吃苦,經過拼命追趕,慢慢跟上大家了,也就隨之好多了。來的第二年,他就跟團演出了,第一次去的是深圳,當時覺得一切都是那麼新鮮,算是見了大世面了,打心眼兒裡感激父親的英明決定。有了這一次,一發而不可收拾,後來再演出,出國的機會就多了起來,來武僧團這幾年,他已經去了泰國、韓國、德國、新加坡等近十個國家,可以說是真正“見了大世面了”。
我問他和還在讀書的小夥伴們比起來,哪種生活更好。他說,當然是我的生活好了,我比起他們來,懂的東西要多得多,我剛從農村出來時,說話都害羞,現在可不怕了,跟誰都敢說話。我在這麼年輕的時候出了這麼多次國,他們卻沒有這樣好的機會。而且,在家的時候,小夥伴們經常在一起切磋武藝,那時候我就覺得自己的功夫已經很不錯了,可是,到了少林寺以後,我才發現自己的功夫有多差,少林寺就像是一個深深的大海,深不可測,我在這裡學習功夫,怕是永遠都到不了盡頭。少林功夫有一種藝術性,這是我最深的體會,一般的長拳短打哪有這種感覺?
但是,他做了一個小小的轉折,說,練功夫首先要不怕吃苦,只有克服了怕吃苦的心理,才有可能提高。我在武僧團主修的是雙鞭,練習雙鞭首先要練習腕力,鞭跟棍不一樣,它更靈活,更難掌握,可以說,十八般武器中它最難練,我在練的時候,好幾次傷到了自己,有一次把腿差點兒打斷,有一次把後腦給傷了,我都想過要放棄,但最後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
現在好多了,一般不會受傷了,雙鞭就像長在我的身上一樣。
我相信他所言不虛,上午還看過他的表演,當時揪著心,生怕他的雙鞭有一根把握不住,飛出來,可怎麼看那根鞭就像是他的手臂的延伸,那麼靈活自如。
談話中提到了釋小寶,他說,自己特別喜歡這個小師弟。有一次自己感冒了,特別煩,趟在床上跟自己慪氣。這時候,釋小寶來了,給他端來了一大碗熱薑湯,說,喝了就好了。結果,延傑喝下去以後真的很快就好了,他覺得這其中有一種力量,是說不清楚的。
今年延傑17歲,按照寺院的規矩,到了18歲就該考慮是不是要出家的問題了,延傑說,我現在還說不清,可能大主意還是要父親拿吧。
臨走的時候,我們又回到了武僧團,這次卻沒有見到他。我請延的(武僧團團長)對我的小老鄉格外關照一下,延的說沒問題,大家在這裡學功夫,都不會吃虧,大家都是好樣的。
回北京後不久,收到了延傑的一封來信,信是用少林文化學院的信箋寫的。信箋下面有一行小字:少林文化學院是少林寺創辦的惟一一所集禪學、武術、醫學、藝術於一體的正規化學院。學院宗旨是培養德才兼備的國際武術交流人才。院長:少林寺方丈釋永信。
他的來信寫得挺簡單,卻有一種真情,也讓我對他以及他們這些小武僧的生活有了更直觀的瞭解。
附(來信部分內容):
李陽泉老師:
您好!我是你的那個小老鄉,還記得我嗎?真不好意思,你走的那天,沒來
得及送你,心裡特別過意不去。藉此信表達我的歉意。
……
您的工作是不是很繁忙呀?其實我們也很忙的,每年都要接受很多的大型表
演和專場武術表演,有時候覺得挺累的,您怎麼樣?整天東奔西走的,一樣很辛
苦吧?噢,對了,我忘了給你介紹我弟弟了,他叫王博,現在英國表演還沒有回
來。我代他向你問好!……記得您採訪我時問了一句話,“你感覺自己長大了嗎?”
其實我真的感覺到了,在少林寺已經五年了,這五年中,我漸漸長大,漸漸成熟;
在這五年中,我認識了很多朋友,使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方法。
希望能夠經常和您保持聯絡,您能夠接受我的真摯嗎?好了,很晚了,就此
擱筆。
祝您
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