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頁)
無良策。
李斯沒有料錯,呂不韋的確對李斯懷恨在心。最近發生的這些煩心事,幾乎可以說全因李斯一人而起。首先就是嫪毐。嫪毐現在仗著太后的權勢,已經不將他這個相國放在眼裡,明裡暗裡都在向他發起兇猛的挑戰,他秦國第一權貴的地位已經岌岌可危。嫪毐雖然是自己親手養大的毒蛇,但畢竟是李斯把嫪毐帶到自己面前來的。沒有李斯的多管閒事,嫪毐絕不會有今天,他呂不韋也不至於有今天。其次就是甘羅。呂不韋甚是疼愛這位養子,如果當時不是李斯竭力在自己面前推薦甘羅代己,那麼現在死的該是李斯,而不是甘羅。白髮人殺黑髮人,情非得已,痛何如哉。甘羅死了,意味著呂不韋不僅少了個兒子,而且損失了一個最得力的左膀右臂。呂不韋心裡也清楚,其實一切都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但人都有減輕自己罪孽感的本能,於是習慣委過於人。呂不韋透過歸罪於李斯的方式,以獲求內心的平衡。呂不韋沒有想到的是,他其實一點也沒有怪罪錯人,李斯早就設計好了這樣的劇情,他只不過照著李斯寫好的劇本演出來而已。
李斯知道,自己之所以還活著,沒有被呂不韋殺來洩憤,既是因為他出眾的才華,也是因為他在數度拒絕嫪毐邀請時所表現出來的對呂不韋的忠誠。李斯已經在相國府等待了兩年。他並不在乎繼續等待下去,直到呂不韋忘記了對他的怨恨。他有預感,等待即將結束,他必將被召喚。李斯的信心,來自於他對目前秦國形勢的判斷。
如前所述,當李斯決定將嫪毐推銷給呂不韋時,他便已經為未來的秦國勾勒出一幅三足鼎立的藍圖。呂不韋、嫪毐、秦王三人各為一足,互相牽制,互相爭鬥。如今,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然形成,比他預計的進度提前了許多。呂不韋自不消說得,新貴嫪毐權勢暴增,咄咄逼人。秦王嬴政深藏未露,但從呂不韋和太后對他的忌憚便可以看出,其實力也絕對不容低估。
對最高的權力寶座來說,三個屁股明顯是太擁擠了。誰都想獨自霸佔寶座,將另外兩個踹下去。嫪毐已經迫不及待地開始行動了,他蓄家童數千,養舍人復千餘人,清洗原有的朝中官員,任以自己的親信,呂不韋的權勢,正在被嫪毐一點點地蠶食。呂不韋不可能無動於衷,身為官場中人,他自然清楚,一旦權力失去,將會是什麼下場。呂不韋不來找李斯,李斯也樂得靜觀其變,反正不管呂不韋的策略是進攻還是防守,都少不了他李斯的用武之地。所以,呂不韋不邀自己閒談則已,一旦來邀,必是委以重任無疑。。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七章 王者現身 2、仕途即將開始
十天之後,呂不韋果然派人來邀李斯前去閒談。李斯為這次遲到的閒談作了充分的準備。他知道,這次呂不韋終於是要授職給自己了。他列舉了幾種可能性。一是讓自己繼承甘羅死後空出的上卿之位。二是命自己出任九卿之一。這是最好的兩種可能。三是命自己假裝投靠嫪毐,實則為呂不韋充當內應。這種可能性基本為零,因為呂不韋還沒有對自己信任到這種程度,肯定會擔心弄假成真。四是讓自己充當秦王嬴政的講習老師,既教導年少的秦王,又能隨時掌握他的思想動態。這也是一種相當有誘惑力的可能。五是派自己監軍,插手軍隊事務,為呂不韋培植軍方勢力。這種可能性也相當不錯。其餘的可能性還包括派自己到地方當郡守,或是讓自己出使外國等等。
對這潛在的多種可能,李斯都詳細考慮過自己不同的應對策略。所謂謀定而後動,等到臨場再作反應是來不及的。
李斯暗自壓抑住內心的興奮。他即將告別被圈養起來的舍人的身份,正式踏上仕途,開始獨當一面。好的開始等於成功的一半。他深信,內外交困、急於反擊的呂不韋,一定會給他一個好的開始。當李斯昂首進入到呂不韋的寢宮時,他滿懷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呂不韋正襟危坐,精神看上去尚可,他不動聲色地看著李斯,道:“多日未見先生,怠慢勿怪。不韋近日事務繁雜,無暇分身,不得和先生清談,深引為恨。”
李斯心裡一笑,口中卻道:“天下安危,社稷所望,繫於相國一身,相國當保重身體才是,何必事必躬親。”
呂不韋道:“正待先生為不韋分憂。”
“敢問相國欲委李斯何事?”
呂不韋心中不快。李斯這小子從來不肯痛快應承,總要他先出牌,然後再做決定。狡猾的楚人。呂不韋道:“不韋欲進先生為郎。未知先生意下如何?”說完,呂不韋眼睛緊盯著李斯,貪婪地窺探著他的表情。
李斯聞言,猶如當頭澆了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