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4 頁)
故君子之道,察乎天地。常聞之事,可以為鑑,習見之物,足相發明。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十一章 一場奪權實驗 8、重回相國府
李斯決定先從呂不韋說起。他已經說過呂不韋多次,經驗豐富,深具心得。李斯的馬車輝煌地經過相國府大門,長驅直入。那時的馬車不比今日的汽車,有車牌可掛,一看車牌,就知道車主的底細和地位。但看門武士的眼睛也不是白長的,光看李斯所乘馬車的配置和顏色,就知道那是客卿的馬車,哪裡還敢阻攔。看門的往往就是這樣,認車不認人。在著名的列寧和小衛兵的故事裡,如果列寧不是步行,而是乘坐自己的專車,或許那小衛兵一早便已放行了吧。
李斯坐在寬敞的馬車內部,穿越整個相國府。李斯已是許久沒回來這裡了。在這裡,他度過了人生中最為苦悶和難熬的三年時光。相國府依然還是那個相國府,但在此時李斯的眼裡,相國府卻分明變矮了,也變小了。
呂不韋親自接見李斯。自從李斯就任長史以來,兩人就斷了私交。此次李斯以客卿的身份登門造訪,自然好一陣寒暄。譬如:李斯啊,你榮升客卿,我還沒去恭喜你呢,實在是慚愧啊。相國大人,瞧你說的,那還不是全靠你的栽培,你的恩德,李斯是一天也沒敢忘記的啦。李斯啊,難得你還有這份心,你好久也不來看我,是不是升了官就看不起我這個老傢伙了。哎呀,相國折煞我了,我早就想看你來著,這不是看你日理萬機,怕打擾了你不是,今天我是拼了會煩你擾你招你厭棄,也要來拜謝你這位老上級啊。諸如此類的場面話,足足擺了小半個時辰有餘。
李斯不提來意,呂不韋也佯裝不問。呂不韋帶著李斯參觀著書大廳,《呂氏春秋》的編撰工作還在緊張地進行之中。看著那些“為覓一佳句,捻斷三根鬚”的舍人們,李斯不禁想到,要是當初我接受呂不韋的邀請,參與編寫《呂氏春秋》的話,我現在大概也和他們一個模樣吧。剎那間,他竟感覺時光彷彿凝滯,自己則陷入莊周夢蝶的幻覺。
呂不韋的話將李斯帶回現實。呂不韋臂膀一揮,笑道:“《呂氏春秋》,千秋盛舉,萬世典籍,從此六國何敢再視我秦國為不文之國?當日若非先生提議,不韋又焉能想及此舉?說來,還要多謝先生才是。”
李斯回禮道:“相國厚意,李斯哪裡當得起。李斯以為,是今朝後世的萬千書生學士該多謝相國才對。《呂氏春秋》編寫至今,已歷七載。未知進度如何?”
呂不韋道:“再過一年,便可成書。”
古人著書不比今日。《呂氏春秋》統共二十餘萬字,不論質量,單從字數來看,只相當於今天某些高產作家大半個月的工作量而已。而竟然勞動三千舍人,窮八年之功,在這方面,不得不讚嘆呂不韋實在有錢,也實在有耐心和胸襟。
呂不韋又道:“書雖未成,但已十畢其九,先生倘若有暇,還望寓目指正。”
李斯道:“李斯才疏學淺,一無著述,不堪相國寄望。”
“先生何必過謙。秦國第一才子,非先生莫屬。先生雖隻字未著,非不能也,實不屑也。”
李斯對自己的才能倒從來也不謙虛。在這個世界上,他除了服過韓非之外,還沒服過旁人。不過,眼下可不是看書的時候,李斯於是推辭道:“還是留待書成之日,李斯一併拜讀。”
夕陽西下,呂不韋大擺宴席,款待李斯。酒酣耳熱,賓主盡歡。呂不韋道:“長遠未和先生閒談,甚是想念。先生在日,不韋能常就請教,獲益匪淺。今先生入朝為客卿,不韋胸有疑難,卻再也無人可問。今欲再與先生閒談,未知可乎?”
李斯拜道:“得與相國閒談,固所願也,未敢望也。”
。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十一章 一場奪權實驗 9、舊仇新恨
呂不韋於是屏退左右。兩人捂著肚子,都吃得太飽太撐,要先消化消化。還是呂不韋的腸胃功能比較強壯,因為他先打破沉默,開始說話。呂不韋道:“四下無人,敢問先生來意。”
李斯道:“不瞞相國,李斯實為郎中令一事而來。”
呂不韋沉聲道:“奉秦王之命歟?抑或為嫪毐作說客歟?”
“李斯自來,只為報相國昔日知遇之恩。”
呂不韋從鼻子裡輕哼一聲,那意思像極了北島那首著名的詩歌:告訴你,我不相信!
李斯神色不改,說道:“相國推選大夫沌為郎中令,嫪毐舉薦佐弋竭為郎中令,相國不欲退,嫪毐不肯讓。非此即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