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第3/4 頁)
。”
戲志才道:“公明說得沒錯,只是從廣宗到宛城,以器械師的行軍度,至少要走上半個月才能趕到這裡,而且路上要經過其他黃巾軍盤踞的地盤,很難輕易透過,因此要等他們過來,必然會貽誤戰機,所以我們現在就看看有沒有其他的辦法,可以令我們儘快攻下宛城,也可以把城中的周倉救出來。”
於是眾將官七嘴八舌的說了好幾條計策出來,有學曹操在鉅鹿用過的挖地道之計的,也有要把前幾日他們在鄴城用過的水攻之計用到這裡,反正說來說去,現在沒有一條計策,可以令幽州大軍在短期內攻取宛城。
看看今天也想不出什麼主意來了,於是老劉讓大家先回營休息,明天自己帶著他們圍著宛城看看,能不能想出什麼好辦法來。
老劉又去傷員休息的地方看了看,軍中的軍醫已經為那些傷員拔出了身上的箭支,同時也為他們上了藥,看到老劉親自來看自己,激動的裴元紹熱淚盈眶,話都說不出來了,老劉囑咐他好好養傷,這才回自己的大帳休息去了。
第二天吃過早飯之後,老劉帶著戲志才和眾將出了大營,帶著一百多名親衛隊員跟在身後,然後眾人奔向二十里外的宛城。
到了宛城之後,老劉帶著眾人圍著宛城轉了整整一圈,然後在城外不遠處的一座小山上停了下來,眾人再次商議如何攻打宛城。
戲志才看著腳下的小山坡,突然對老劉道:“主公,你看這樣行不行,我們的連弩射程遠勝黃巾軍手中的弓箭,因此我們就在宛城旁邊堆起一座土山來,距離便以我們連弩的射程為限,同時在城外多派人馬,如果黃巾軍敢出城破壞我們堆土山,我們就把這些出城的黃巾軍吃掉,這樣用不了十天,我們便可以堆起一座高過宛城城牆幾丈高的土山來,同時我們再派人在樹林中砍伐樹木,造出一些攻城的雲梯來,等土山和雲梯都造好之後,我們便可以在土山之上多派些人手,用連弩向宛城城牆上的守軍攻擊,只要把城牆上的黃巾軍士兵射光了,我們便可以趁著城牆上無人看守之時,派士兵踩著雲梯渡過護城河,然後再把雲梯豎起來,便可登上城牆,只要我們攻下一面城牆,然後再把城門搶過來,宛城立時可破,主公,諸位將軍你們意下如何?”
果然不愧是幽州軍隊的總參謀長,也就是幽州軍隊的第一軍師,想出來的主意就是不錯,這堆土山、造雲梯的活大部分幽州士兵都會幹,只要按照軍師的計策,用不了半個月,宛城肯定就會成為幽州大軍的囊中之物。
老劉也考慮了一下,戲志才的計策對於現在的幽州大軍來說,無疑是最好的辦法,因此老劉也點頭同意。
於是戲志才開始分派人手,關羽的輕騎兵第一軍第一師負責在樹林中製造雲梯,顏良的輕騎兵第二軍兩個師負責挖土堆土山,而蹋頓和張飛帶著的兩個師就在城外負責警備,只要城內的黃巾軍士兵敢出城進攻,便利用突騎兵手中連弩的優勢,馬上消滅他們。
此後
幾日,幽州大軍按照戲志才的安排,分頭進行堆土山和砍樹造雲梯的工作,當城中的黃巾軍看到城外官軍所堆起的土山越來越高時,張曼成也曾派出一支上萬人的隊伍出城襲擊官軍,結果被蹋頓和張飛帶領的突騎兵一頓弩箭射過來,出城的一萬名黃巾軍士兵便死傷過半,剩下的急忙往城裡逃跑,被突騎兵追的近了,城上的張曼成看到官軍已經迫近城門了,再不關城門恐怕城門不保,因此也不再顧及城外還有幾千名士兵沒有逃進城中,命令士兵拉起吊橋,關上城門,結果城外的那些殘兵敗將沒有了退路,大部分向官軍投降了,還有一部分負隅頑抗的,都被張飛和蹋頓他們消滅乾淨了。
經此一役以後,張曼成知道自己計程車兵根本沒法與城外的官軍相抗,於是只好緊閉城門,眼看著官軍把那座土山越堆越高,很快高度便過了城牆。
開始的時候張曼成沒有想到逃跑,等他看到官軍的土山已經過了宛城城牆的高度,想要逃出宛城時,城外的官軍已經分配了幾支部隊在宛城四門處進行監視,他再想逃已經沒有機會了,沒辦法,張曼成只能指揮城中的黃巾軍也想辦法加高城牆,可是城中用來加高城牆的材料畢竟有限,到了後來他只能派兵去強拆百姓的房屋,然後把那些磚木運上城牆,堆砌在城牆之上,跟著城外官軍的土山比高低,可是城牆哪裡會像堆土山那麼容易,因此沒幾天,這場熱火朝天的勞動競賽便以幽州官軍的勝出而告終,而城外土山的高度也已經過了城牆的高度,再有個兩三天,從土山上就可以俯視宛城內的情況,而幽州大軍的攻城也進入了倒計時狀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