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思,只是問一問。馬匹立即移到城裡,糧草能運回多少就運回多少,實在不行,全燒了,一根草也不能給敵人留下。”
王宗楚心道這個外甥何時變得如此厲害?心裡想著,手上卻沒閒著,連忙佈置人手去做。
說話的功夫,找李綱的人回來了,卻依然不見李綱的身影。那人也不待問,道:“相公酣睡,四鄰皆聞,叫之不醒,小的只得先回來覆命。”
李邦彥正要發作,忽聽皇帝大笑不止:“哈哈,哈哈!前有東晉謝安,聞秦軍犯境,鎮定自若,猶自圍棋;後有我朝寇準,遼軍兵圍澶淵,寇相酣睡不起。李綱總攬京城兵馬,敵軍壓境之際,臥床高睡,由此可知,敵軍無能為也!”
趙桓的一席話,說得大家連連稱是,無不頌揚:吾皇聖明。
訊息象長了翅膀,不脛而走,很快傳遍全城。李綱酣睡,官家嘉許,民眾奔走相告,京城人心大安。
第三章 初戰
善相者曾這樣評價張邦昌的相貌:“相公的相貌,原也平常,只不過,頜下的那顆黑痦子,頗為不凡,猶如點睛神筆,憑添無數種可能。天機不可說,不可說啊!”
世祖高皇帝論曰:“張邦昌的黑痦子就象他的人一樣,看久了不行,久了不看也不行!”也許,這就是張相公三度罷相,又三度復出,屹立大宋政壇三十年不倒的原因吧!
張邦昌的門生道:“相公姿容甚偉,大氣天成,貴極人臣,固當其宜。尤其是頜下的黑痦子,居五官之下而不卑,行五臟之上而不驕,天不可拘,地不可束,翻然而直上九霄,攸忽而徑潛九幽,真乃古往今來、空前絕後、震古爍今的第一黑痦子也!奇哉、偉哉、壯哉!”
——《不倒傳說:帝國名相——張邦昌》
靖康元年正月初八,金國二太子完顏宗望率領大軍,駐紮於京城西北牟駝岡。當日夜間,汴河之上,金兵以數十艘大船順流而下,猛攻京城西水門。
“相公,敵人上來了!”一名小校聲音顫抖著說道。
李綱一身戎裝,腰挎寶劍,端坐于帥椅之上,淡然道:“看到了,慌什麼!西水門防禦使何在?”
“在!”防禦使上前幾步,抱拳拱手,道:“請相公吩咐!”
“令你帶領兩千軍卒,多帶長鉤,列於水門之前。待敵人臨近之時,用長鉤鉤住敵人大船,城上再以大炮擊之,可保無虞!”
“末將遵命!”防禦使應聲而去。
一刻鐘的功夫,水門防禦使率兵列於城下,嚴陣以待!
城上城下,火光通明;大河之上,一長串光亮延伸到目力所不及的遠方。金兵來勢洶洶,看起來,足有三四十條船呢!
大船越來越近,慢慢地,已經可以看清船的輪廓。
“咚咚”,沉悶的戰鼓聲自船上傳來,激昂著勇士的熱血,撞擊著懦夫的膽怯。
“傳令,床子弩準備!”李綱抑制著站起來走幾步的衝動,暗中調整呼吸,不急不徐地說道。
“床子弩準備!”傳令兵的聲音中帶著興奮,帶著壓抑,彷彿射入夜空中的響箭,一下子撲進人們的心裡。
李綱身邊,一名床子弩校射手豎起右手大拇指,閉上左眼,全神貫注地看著急速而來的大船。
“四百步!”校射手喊道。
“三百八十步!”
“三百五十步!”
李綱微微點頭,床子弩指揮心領神會,喊道:“左一床子弩,火箭準備,放!”
床子弩旁邊軍兵點燃弩箭上的藥捻子,只聽“嘎崩”一聲巨響,幾十只弩箭呼嘯著射入漆黑的夜空!
“嗚,嗚,嗚”,城牆上計程車兵注視著飛翔的弩箭,齊聲呼叫!
“嗚,嗚,啊!”
眨眼之間,弩箭命中第一艘敵船,幾乎就在同時,箭身上爆出一個又一個耀眼的火球,火球燃燒著可以燃燒的一切。
敵船上,驚呼聲聲,人影竄動,片刻火已熄滅。
床子弩首射,命中目標,雖然金軍損失甚微,宋軍卻士氣大振。
“床子弩,火箭準備,自由射擊!”指揮的聲音沙啞,興奮地叫著。
繃簧響處,幾百枝弩箭離弦而去。金兵戰船,火光一片。至此,西水門城牆上佈置的十駕床子弩,第一輪攻擊已經完畢。
射擊完畢計程車兵,緊急動作起來,為下一次發射做準備。
敵船喊叫連連,前進速度不但未減,反而更加迅捷。
“二百八十步!”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