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4/4 頁)
。
“現在,中央交給我們的任務就是要斬斷這個‘把’,把戰爭從解放區引向國民黨統治的區域裡去,使我軍由戰略防禦轉人戰略反攻。”
劉伯承接道:“山東按著敵人的腦袋,陝北按著敵人的兩條腿,我們哩?攔腰砍去!”
劉伯承揮臂做了個手勢,各縱隊司令、政委們笑起來。
鄧小平:“這一刀一定要砍好,一定要砍在敵人的要害部位。”
劉伯承:“經過一年的戰爭,全國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國民黨的總兵力由430萬人降為373萬人,能用於機動的兵力僅40個旅。胡宗南佔領延安,蔣介石說這是大時代的開始,我說這是大役事時代的開始。當然,蔣介石的軍隊在兵力、裝備、經濟力上仍佔很大優勢。但是,黨中央和毛主席洞悉了潛在的反攻形勢,提出了中央突破的戰略方針,決定以主力打到國民黨區域,由內線作戰轉到外線作戰。”
在坐的縱隊幹部被這大膽的戰略決策震動了,互相交換著眼色。
這些高階將領有的幾年、有的十幾年跟隨劉鄧東戰西征,他們常為劉鄧那計謀深遠、縱橫貫聯、通攬全域性的大軍事家的風度和才華誠服。劉鄧善於就大勢與區域性沉思,指揮作戰總是從全域性利益出發,“吃一個,挾一個,看一個”;部署工作“走一步棋,看三步棋”;思考問題“前後照應,上下結合,還要照顧左鄰右舍”,“既看到當前的需要,又考慮到未來的發展”。真可謂滿腹韜略,氣度恢宏,充分顯示出兵法家、謀略家的赫赫風采。
劉伯承治學勤謹,戎馬倥傯也照樣手不釋卷,他對中國的舊學有很深的根底,早年從軍,熟讀《孫子兵法》。30多歲到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留學,又博覽了世界軍事論著。幾十年日復一日、從孫子到拿破崙、蘇活洛夫,從古代戰史到中國革命戰爭、蘇德大戰,他都做過深刻的研究,同時著譯豐厚。
1942年,劉伯承50壽辰,朱德總司令撰文相賀,文中說:
他具有仁、信、智、勇、嚴的軍人品質,為國內不
可多得的將才。
陳毅揮毫賦詩,贊劉伯承:
論兵新孫吳,
守土古範韓。
和劉伯承交過手的日本軍事家則以《水滸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