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1部分(第2/4 頁)
塞俄比亞的亞貝斯亞貝巴,中國的上海。
另外規定聯合國將成立包括聯合國秘書處,聯合國託管理事會,世界貨幣基金組織,聯合國經濟社會理事會,聯合國勞工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法庭等十數個主要組成單位,秘書處將負責管理聯合國日常事務。
當五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會員國以及其它50餘個簽字國的大多數成員國批准了《聯合國憲章》後,聯合國作為實體組織正式成立。
阿拉斯加國會於1943年9月10日,以80贊成票透過確認《聯合國憲章》。並透過了在哈城單獨劃出千畝土地建設聯合國總部大樓的決議。
1943年10月1日至11月2日,第一屆聯合國大會第一階段會議在中國上海舉行。50餘個創始會員國的代表參加了這次會議,聯合國組織系統正式開始運作,做為軸心國同意總部設立在阿拉斯加的交換條件,在阿拉斯加協調下,各國也透過了法國人賴伐爾擔任首任聯合國秘書長的提議。
直到1946年1月,高達68層的聯合國總部大樓在哈城市完工,聯合國於1946年1月8日正式開始運作。阿拉斯加、德國、中國、義大利、墨西哥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後來歷史中的五大國之地位由此奠定。
當然此是後話,事實上哈城會議在制定聯合國憲章後就於1943年8月28日正式結束。隨即各國在各自託管地和佔領地開始了或大或小的動作以儘快消化戰爭果實。
比如德國再次採取了與處理法國類似的辦法來處理英國,允許英國繼續存在,喬治六世仍是大英帝國的國王,不過大英帝國的領土僅限於大不列顛島南部的英格蘭地區,而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所屬的整個愛爾蘭島由德國繼續實施佔領,成立了英倫總督區負責管理,等於把這些地區變成了德國的殖民地式領土。
另外比利時,荷蘭也得以再次成為主權國家,當然都是由德國扶持的傀儡政府,南斯拉夫則分成了波黑,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等數個大大小小的國家,同樣的雖是主權國家,但政府也是德國的傀儡。這些國家都沒有正規軍隊,駐軍都是由德國派出的,不想當傀儡也不行。
別外捷克,波蘭等已經成為自治地區的地方也逐漸開始獲得更多自主權,也許用不了多久也會恢復成獨立國家。當然不要以為德國突然變得很大方,事實上德國這麼做也是無奈為之,因為德國需要在聯合國擁有更多的盟友。這首先就要求軸心國在聯合國內擁有更多的席位,而想要在聯合國獲得席位首先得要求是主權國家。
而現在的聯合國當中,傾向阿拉斯加的和海約組織的國家佔了三分之二有多,其他的還有好幾個是政治相對中立的國家,德意想要在聯合國形成足夠的實力與阿拉斯加為首的海約國對抗,那就必須要在聯合國當中擴大自己的陣營,而要做到這一點,德國目前也只能在自己控制的歐洲想辦法。這些地區畢竟是緊鄰德國的,控制了他們的軍隊和軍事工業,哪怕是主權國家也只能聽德國的話。
而在距離德國本土較遠或離阿拉斯加控制的地盤太近,很容易為阿拉斯加影響的地方如非洲,西俄,西烏克蘭等地,德國則是變本加厲的實施嚴格的殖民地掠奪式統治。
德國最親密的盟友義大利所得到的地方都在非洲,當然都只能採用殖民地統治方式。義大利可沒有資格大方到讓這些地區獨立,甚至自治也不行。畢竟相比阿德兩國,義大利本身的實力就有限,若不牢牢看住這些地方,很容易會脫離義大利的掌控。
另外委內瑞拉,墨西哥,哥倫比亞,保加利亞等得到了新土地的國家則是直接把這些新土地吞併成為正式國土。畢竟他們得到的土地大多面積不大,人口也不多,且就挨著本土,有些甚至本就是原本從他們自己的土地割讓出去的,現在只是迴歸,吞併當然沒有什麼困難。
中國採取的則是一種折中的方式,人口較少或離本土較近的或與中國向來聯絡較多,淵源甚深的如緬甸北部,印度侵佔的藏南,寮國則依照本土的管理方式進行過渡管理,只待將來順理成章的吞併,香港和從葡萄牙贖回的澳門則是直接納入行政體系。其他的地方如菲律賓,馬來亞,緬甸南部等地則是採用了阿拉斯加式的自治領管理方式,給予這些地方一定的地方自治權,但軍事,外交及教育等重要事務則嚴格控制在中央政府手裡。以後能吞就吞,吞不了也可能透過移民,殖民教育等方式將這些地區逐步同化。
當然所有國家中,動靜最大,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得到了最多地盤的阿拉斯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