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章 骨瓷的實驗性燒製(第2/2 頁)
瓷器,都是一種甚至多種文明集合的智慧結晶,是多少代人的努力摸索研究出的技術產品。
奧拉夫在看到燒陶匠們接連的失敗後也反思了自己的急功近利,然後勉勵他們慢慢探索。
時間很快進入到六月,經過二十多次的失敗後,燒陶匠們終於在一爐開裂的陶器中找到了一個完整的器皿。
這是一個一英尺直徑,兩英尺高的陶罐,造型是北歐傳統風格,顯得古樸原始,鐫刻的花紋也是十字紋和獅鬃紋。
傳統的陶器是土黃色或者灰色,表面粗糙,如果在花紋上塗抹顏料就是一件不錯的器皿了。
而這種用骨粉等物質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燒製的陶器摸著卻是光滑的,而湊近了看,質地還有些像白色石膏,但是硬度卻遠勝石膏。
奧拉夫於是讓燒陶匠們再調製釉水塗抹,然後第二次燒製後,這個罐子就和不同白瓷罐十分接近了,不管是外觀還是手感都基本一致。
奧拉夫拿起罐子放在爐火旁,火光透過罐子把瓷罐映成了如玉的質地,雖然透光度很差但是確實是一個成功的骨瓷了。
“很好!你們再接再厲,這次六名燒陶匠全部獎勵魚乾一百磅,如果能找準配方,固定燒製骨瓷,我就請求父親大人沒請他賜你們一個維爾格特的土地!”
奧拉夫對於科研人員的待遇和獎勵絕不吝嗇,說完六名燒陶匠都高興的致謝,然後就抓緊時間繼續研究去了。
也不知道是運氣的原因,還是材質出現了問題,之後燒陶匠們又燒了十餘窯,共浪費了五六十個模型和數萬磅的木柴,結果一個成品的骨瓷也沒能燒製出來,基本上不是開裂就是碎了。
奧拉夫觀看了一次,然後提醒他們調整比例,於是又嘗試了幾十次後終於能再次燒製出骨瓷器皿了,不過一窯六七個,僅能有一兩個成型,剩餘的都變形開裂,成了廢品,而且平均燒製五窯僅能又一窯出產骨瓷。
奧拉夫對於這種成功率已經很滿意了,畢竟燒製成品的骨瓷質地細膩如玉,白皙如奶,在歐洲糊弄各國人傻錢多的貴族富翁,足以冒充成遠東天朝出產的上等瓷器了。
現在一套大明出產的上乘瓷器足以賣到數萬英鎊白銀的價格,除了各國王室和教會高層,也只有頂級貴族和富豪才能享用。
骨瓷雖然比不得上乘瓷器,但是冒充中等檔次的絕對不成問題,這種檔次的瓷器也能價值不菲,價格遠遠超過了海狸皮和蜂王漿了。
奧拉夫覺得只要自己的工廠能夠慢慢的出產骨瓷,在明年就會帶來超越海狸皮和蜂王漿的收益,成為文蘭的另一個支柱產業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