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頁)
獻獎和比爾·蓋茨親自頒發的最高榮譽獎。高群耀離去後,微軟需要一個人在中國與其共度難關,唐駿是首選。“我的人生哲學比較簡單,我喜歡開心,我不追求富貴榮華。就算現在沒工作了,我也無所謂。我在上海有房子、有車,今後吃飯的錢也有了,這輩子我會過得很開心。所以,我不會因為追求名利、地位、金錢,而失掉快樂。”“我唯一的要求就是做我想做的事情,而且,在做的過程中我要特別地開心。”“我不是冒險主義者,我不冒險,也不需要冒險。”事實上,唐駿心態比較複雜。出任微軟中國總裁是驚險一躍,也將失去許多,包括開心、快樂、安逸的生活,而且還得冒險。
收到郵件的當天,唐駿與總部通電話:“不。我不能去北京當總裁。我在上海已經做得挺好,我不想離開上海。而且,我已經答應做微創CEO了,微創是蓋茨對上海的承諾。全球技術支援中心和微創同時兼做,我的擔子已經足夠重了。”電話那頭的微軟高層不由唐駿分說,就搶過話去:“現在是公司關鍵時期,你說的那些,公司都可以透過各種方式幫你解決,但你現在必須慎重考慮我的提議。明天,我還會給你打電話,還會談同樣的事。但公司的策略一定不會變,你必須重新考慮一下。”第二天,微軟總部的電話又來了,是更高一級的高層。唐駿這次沒敢直接說“不”,他先聽對方說。情況緊急,對方也不兜圈子:“公司一定要你來做總裁,你說的那幾個顧慮,我們都已經考慮了,你可以兼任微創CEO。”對方為唐駿考慮得十分周到:“你不是捨不得你原來的公司嗎?你也可以在全球技術支援中心繼續掛名。你當了總裁,公司上下一定會支援你。”總部將話說到這份上,唐駿已經沒了推辭的餘地。唐駿說:“再讓我考慮一下。”實際上已經鬆口。唐駿接著被叫去美國面談,在唐駿答應出任總裁1小時後,中國媒體就被告知微軟已經任命唐駿為中國公司總裁。兼任三個職位的一把手,唐駿擔子殊重,唐駿需要一種最佳的配置時間的方式,才能同時兼顧。唐駿在全球技術支援中心準備只花1%的時間。“這個位子我已經坐了4年半,所有的人都是我一個個招進來的,管理層也是我一個個從員工培養起來的。在那裡,只要唐總認為不能做的事,沒人敢做;在那裡,唐總說了應該怎樣做,他們就會怎樣做。我在那裡的影響力遠遠超過別人的想象。所以,我只準備半年去一次,開半個小時的員工大會,說說哪裡做得很好,哪裡需要改進。”唐駿準備在上海微創花5%的時間。“微創,我已經把管理理念、文化、運作模式、經理都找好了,明年銷售額的80%到90%我也幫他們拿到了。訂單拿到了,管理隊伍找到了,員工找到了,下面的就是運作了,所以,我只要花5%的時間關注這件事情就可以了。”還剩下94%的時間,唐駿將用在微軟中國的職位上,與微軟全球技術支援中心、上海微創不同,微軟中國需要重建。唐駿一下子多做了這麼多事情,他的工資卻一點沒漲。微軟每年8月漲一次工資,漲幅的計算是原工資乘以一個係數,上限是係數的最大值。“這個上限並不是太高,一下子就夠得著。在過去8年中,我幾乎每年都漲到了上限頂峰,今年再漲到上限也不算什麼稀罕的事情。”唐駿堅持做這麼多事情,純粹是他要強的個性使然,也與微軟總部、比爾·蓋茨、鮑爾默對他的倚重有關。微軟到中國已經十年了,微軟在中國花的心思、換的總裁比全球任何一個地方多,卻換不來業績,比爾·蓋茨要唐駿突破這個怪圈。微軟中國總裁第一天2002年5月17日,北京。唐駿正式上班第一天,他在管理層發表就職演說。他知道這裡不是上海,他知道底下的人對自己將信將疑,短時間內不可能將他們當作嫡系。唐駿得想辦法讓他們覺得他是“自己人”,但很困難。唐駿首先向管理層表示,他相信他們信任他們,也希望他們給他時間和機會證明他自己。唐駿的嫡系在上海,在上海微創與上海微軟中國技術支援中心,北京的微軟中國是交接過來的班子,唐駿清楚自己在其中不能做錯任何一件事情,做錯了,就會有很大的反彈和牴觸,這種反彈和牴觸會形成惡性迴圈。情況若真是如此發展,唐駿則可能成為微軟歷史上又一位來去匆匆的微軟中國區總裁。從杜家濱、吳士宏到高群耀,微軟中國區總裁的任期不超過兩年,這被稱為微軟中國區總裁的宿命。
微軟中國區總裁一職也因此被稱為外企職業經理人的“火山口”。現在,他還不知道火山口的全部意義,直到兩年之後,他才深深地感受到“火山口”的全部意義。坐上微軟中國總裁的位置上,將不得不面對眾多錯綜複雜的矛盾與衝突。與前任總裁“無作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