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2/4 頁)
頭致意,老表們“噼噼啪啪”衝他鼓掌,有的甚至高喊口號:“向蔣專員致敬!向蔣專員學習!”這哪是歡迎同鄉軍官,分明是歡迎“父母官”嘛!老表們的邏輯很簡單:蔣專員沒有錯,催交公糧是為公,鄉長野蠻一點是鄉長的錯,專員道什麼歉!小蔣已經掙回了幾分面子,倒弄得趕來為溫上校助威的幾個軍官尷尷尬尬,很沒面子站在一邊氣哼哼地發愣。偏偏小蔣姿態一高再高,還十分熱情地走前來跟他們握手問好,搞得他們更不是滋味。
貌似低頭卻更加挺起了胸(2)
祠堂裡已經擺好十幾桌酒席,為溫上校壓驚洗冤。沒料到越壓越驚,越洗越冤。蔣專員那席講話竟處處棉裡藏針,太不讓他舒服了。
蔣專員端起酒碗敬了他後,就洋洋灑灑講了起來。“父老鄉親們!各位軍官代表們!我們政府的工作人員,從上至下,包括我專員在內,都是人民的公僕,是替你們辦事的。公僕中有人態度蠻橫,這是要不得的,不論是對軍官還是對老百姓,都不能耍蠻橫。我身為專員,教育不好,責任由我負,我理應來這裡向大家認錯陪禮。這是第一碗酒,為溫軍官壓驚,你受了委屈,我向你誠懇道歉!”
小蔣一飲而盡,掌聲雷動。溫軍官也不能不喝,卻受“寵”更驚。
小蔣還沒有完,他又講開了:“父老鄉親們!革命的同志們!軍民本是一家人,當兵光榮!當兵救國!國是我們的巢,家好比是蛋,巢破了,蛋必打破;國亡了,家又怎能保得住?這些年我們盡力優待出征軍人家屬,老人送百壽堂,子女免費受教育,有病可免費治療……這第二碗酒,為軍民團結乾杯!”
這第二碗酒把那些傲慢的軍官觸動了,溫上校更是發“瘟”了。
“國巢家蛋”、“當兵救國”論只是他的鋪墊,小蔣興致勃勃,端起第三碗酒點題了:“大家都知道,民以食為天。贛南是軍事要地,前線的後方,駐軍多,過境部隊多,難民來得多,他們都要吃飯!我們辦起了交易公店,實行糧食公賣,這是為了保障人民起碼的生活需求。糧食的來源,除了向上級申請調撥和指定大戶出售外,我們只有向農民按田畝徵購,這是你們光榮的義務!這第三碗酒,我敬積極完成徵購任務的鄉親們!”
他又一飲而盡,老鄉們也一飲而盡,惟有軍官們卻喝不下去了,這不是打耳光不見痕嘛!溫軍官掙回的面子全賠光了,還得老老實實坐在這裡受教育;蔣專員因道歉而丟掉的面子全撈回來了,又足足實實過了一把演說癮,名屈實伸,大獲全勝。
南康的將官們也只好當阿Q,乘風轉舵了結此事。形式上還是低了頭的蔣專員心裡窩著火,把那個捅漏子的鄉長痛罵了一頓,還打了他一個耳光。不過,鄉長也不感委屈,弄得專員都為他受過,反而覺得該挨一下。又讓溫軍官坐了牢,又讓他當眾受了蔣專員的教訓,他心裡覺得很愜意,很過癮,對蔣專員佩服得五體投地。
這些參與此事的軍官不但當場丟了面子,回部隊後,都受了處分。這才嚐到了與“蔣太子”較勁的滋味。
“除暴安良”,這是蔣經國治理贛南的口號之一。所謂“暴”,按照熊式輝的意旨主要是指贛南地方封建勢力,如劉甲第之流。蔣經國提出“除暴安良”的口號,原來也有這層意思。由於他擁有“蔣太子”的特殊權力,加之他當時確有一股銳氣與闖勁,所以當他接任贛南專員之後,贛南原先肆意對抗政府和踐踏百姓的地方黑惡勢力,確曾有所收斂。熊式輝的省府政令,基本能在贛南推行了,贛南由化外之地納回了化內之地。小蔣在贛南任職一年後,便得到熊式輝極大的讚賞。熊式輝的秘書徐晴嵐曾說過:“熊主席對蔣專員在贛南還只一年時間,便使贛南惡勢力有所斂跡,政令得以推行,深表滿意。熊主席在呈領袖(蔣介石)電文中誇蔣經國少年英俊,有膽有識。”
當然,在當時的社會環境裡,蔣經國的除暴不可能徹底。贛南各縣地方勢力的頭目,在蔣經國到贛南後,是不敢公開對抗國民黨政府了,但是各縣地方勢力的頭面人物,對贛南人民的壓榨,則依然如故。贛縣的劉甲第、南康的陳士元、上猶的蔡教權、大餘的黃財櫃等封建勢力頭子,仍舊擁有大量田地,收租剝削農民,並沒有因為蔣經國當了贛南專員而有所減輕。贛南各縣大大小小的地主豪紳對貧民放的高利貸等,仍舊是當時江西最多最嚴重的地區。居住在贛州城裡當“寓公”的地主惡霸們,照舊過著驕奢淫逸的糜爛生活。就在蔣經國公署咫尺之間的劉甲第,仍然是贛南的大地主,在贛州城擁有許多地產,併兼營七八家商店,一直安居在紅門大院的宅第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