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1/4 頁)
李寧商在採訪中一直把握著一種策略,便是自己絕對不主動,或直接將自己的觀點和盤托出,他總是不斷的說著一些事例,引發採訪者的思考,然後誘使對方將自己想要表達的意圖說出來。並在對方一旦說出之後,給予隱諱的肯定於讚揚。
於是乎,在被接受採訪的第二天,這些個記者,都會將李寧商想要發表的觀點,作為自己的一個觀點,向外散播著。一時間,以“關注足球產業,加大投入,推動發展”的論點,在神州大地傳播起來。
這些記者不僅僅將李寧商所舉的一些例子納入自己的採訪結論。為了使自己的論點更加豐滿,他們更是搜尋了大量中國體育界成功的事件,但凡只要是有一點符合自己論點的事例,他們都會作為論據,安插到自己的新聞稿中。
看到記者們如此的發揮,李寧商在背後,都感到有些吃驚。一個自己原本製造的爭論,在徐有亮還沒有接招的情況下,便一面倒的傾向了自己。這令他感到有些措手不及。表面上,這是一件好事。因為媒體都在向自己的觀點傾斜,在媒體的引導下,大多數的球迷,也必定是會向自己傾斜的。但李寧商亦擔心,如此巨大的優勢,會讓徐有亮採取一些極端的做法,以阻撓事情的發展方向。
“我就知道李寧商去療養不是那麼簡單的事。”確定李寧商的主攻方向之後,徐有亮立刻帶著自己的一班人馬殺回了大連,因為這裡才是他的根據地。就如同李寧商在南京一樣,這裡的無論政府,新聞機構,還是普通的球迷。他們都是絕對站在自己身邊的同盟者。在這裡,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所宣傳的每一個觀點,都將得到最為忠心的支援,都將得到最為徹底的執行。會議室中,他大聲的叫罵著:“李寧商之所以跑到什麼天目湖去療養,裝出一幅置身事外的樣子。無非是想吸引更多媒體的關注。然後透過媒體,去拆我的臺,去拖我的後腿。這傢伙簡直太狡猾了,枉我以前,還那麼熱心的與其合作過。”
ps:感謝大家投給我的鮮花,今天的獻花數,顯然多於昨日。按照現在的情況,顯然今天的推薦會超過500,說客亦遵守承諾,今天會有兩章封上。還有在書評區中,見到有人說說客的這本書有些拖了。說客會在現在寫的章節中予以修正,儘量加強本書的流暢性。不過說客亦想提醒那位朋友,說客這本書是以一萬字為一章的,若每天上傳一章,你估計也不會有這樣的感覺了。還有一點,便是這本書的主線是以多方的勢力鬥爭為目標,橫向的跨越,是必要的描述手法。謝謝大家的支援。還有,這段時間說客更新確實比較少,這點從上六館推薦起改正,每天至少3000字,遇到顯眼位置的推薦,會增加!記得鮮花哦!
第七章 親民(五)
臺下的人一個個都繃著張臉,低頭不語。聽到徐有亮最後的這一段話,他們都有一種想笑的感覺。外人不清楚,作為徐有亮最核心班底的他們這幫人,對於徐有亮這一年多來的所做所為,還是很清楚的。徐有亮那“既生瑜,何生亮”的心態,眾人心裡可是一清二楚的。此時徐有亮的埋怨,完全是一種做了**,還要立牌坊的舉動。
見下屬依然沉浸在沉默之中,徐有亮內心中那燃燒的火焰,彷彿被人舀了一瓢油,澆了上去,騰的火便竄了上來,他拍著桌子罵道:“好了,李寧商那小子現在得逞了,輿論都倒向了他那邊,我每年花大幾百萬,請你們這些所謂的精英,為我出謀劃策。可是現在,計呢?謀呢?”再次掃了眾人一圈,見依然沒有什麼反應。他立刻放出了狠話:“我這裡可沒有閒錢養閒人。”
有道是“拿人錢財,與人消災”,徐有亮對手下這幫智囊團,倒也是不薄,年薪數十萬只是基本,拿到個七位數的收益,也並不是什麼特別奇怪的事情。所以一聲閒人的稱呼,立刻刺激了手下這幫人的神經,相互之間望了望,作為智囊團主要負責任之一的,俱樂部顧問陳有才說道:“徐董,您一項對我們都不薄,我們吃你的,喝你的。怎麼會不盡自己的一份心,為您效勞呢。不過您自己心裡也清楚。就您所堅持的觀點,與李寧商的觀點相比較,顯然對方是更加迎合普通球迷的心理的。大部分球迷看球,主要就是圖個熱鬧,圖個痛快。李寧商的計劃顯然迎合了這點,透過大手筆的投入,吸引球迷的眼球,迅速提升足球的成績,讓球迷看一個熱鬧。與之想比,您觀點的優勢不在下,而在上。我並不想勸您放棄對普通球迷的爭奪,而專心公關上層的決策。但若分心兩邊作戰,萬一一個不小心,兩頭都沒把握住,我們那可就丟人丟大發了。”
抬頭望著徐有亮的面部,陳有才的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