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部分(第1/4 頁)
到時候買幾艘遠洋運輸潛艇也就可以了,遠洋運輸潛艇也不是太貴的東西。
至於軍工廠,則是其中的重要佈局。
夏鈞可以選擇在不同時期,給德國生產不同武器,以此來平衡戰局。
賺多少錢無所謂,夏鈞要的是黃金。錢,用工業是可以賺到的,但黃金卻不是那麼好弄的。
另外延長戰事,也是夏鈞的考慮之一。
只要把戰事延長了,那麼他就能從協約國那裡賺到更多的錢。
……
陶德曼把華東自治政府的意向向威廉二世報告了之後,威廉二世很高興,還專門免費提供了土地給華東自治政府開設軍工廠和修建倉庫之用。
威廉二世自然很高興,德國上下也有考慮過,一旦戰爭爆發,海上交通線很可能受到影響。
雖然他們認為很快就能戰勝協約國,但有人把軍火儲備在自己家裡,這等好事怎會拒之門外?
夏鈞收到回覆,也很高興。
就考慮在德國開設什麼軍工的時候,夏鈞想了想,決定在德國開設一個戰車工廠,以及一個飛機制造廠以及航彈製造廠。
另外就是在德國開設一個反坦克槍製造廠,以及一個反坦克地雷製造廠,以及一個高射炮製造廠。
就反坦克的問題,第一批戰車由英國的Mark I開始,投入對抗德軍的戰壕。而在一戰時期的一般步機槍火力完全拿它們沒輒,絕大部份的裝甲車在戰場上簡直無可匹敵。不過這時期的步兵很少面對裝甲車,因為在壕溝戰的情況下他們很難在地表上行動。雖然裝甲車和戰車在面對火炮、迫炮或是手榴彈的情況下並非無敵,但普通步兵在面對裝甲車時仍處於明顯的劣勢,因為他們缺乏有效的直接射擊武器。
最初提升貫穿力的嘗試是使用“反向彈頭”(reversed bullet),這種方式下仍使用和一般步槍相同的彈藥和彈頭,只是彈頭是反著裝入彈殼內,並增加裝藥量。
更進一步的發展是採用特製的穿甲彈頭,例如說像德軍的“K子彈”(德軍正式名稱:Patrone SmK Kurz 7。92mm),它也能由一般步槍發射。K子彈有著增量的推進藥,並使用鐵芯彈頭,在與裝甲表面垂直射入的情況下,它有約30的機率能貫穿當時戰車8mm厚的裝甲,而在100公尺距離射擊的情況下,最多能擊穿12~13mm厚的裝甲。
K子彈製造費用昂貴,因此它通常只配發給能有效使用它們的狙擊手或是其他技術較高的射手。普通的步槍兵只能湊合著使用效用更低而且要更靠近目標的“反向彈頭”。
當然,其他手榴彈或迫擊炮之類的反戰車武器還是優先使用的。值得一提的是這兩種子彈都會對步槍造成損傷,首先是因為槍管的磨耗速度太快;其次是它們的高膛壓會讓槍栓卡死,只能用敲的方式才能開啟槍栓,這同時也可能會造成退殼勾無法退出彈殼,子彈殼底緣抓破讓彈殼卡在槍內。
而射擊增加裝藥的子彈所造成的應力也有可能會讓較舊或是承受力較弱的槍從槍膛處爆開(簡單來說,和膛炸差不多),輕則步槍報銷,重則讓射手受傷甚至死亡。因為上述的原因,K子彈和反向彈頭並未受到士兵的好評。
但不管怎麼說,它們還是給了步兵在緊急狀況下阻止戰車或至少殺傷乘員的能力,當然,前提是彈頭能貫穿才行。
就這些反坦克武器來說都不怎麼奏效,但反坦克槍用來對付一戰時期的坦克卻是十分不錯。
儘管這些步槍在對付二戰初期的戰車(輕型戰車像德國的一號/二號坦克之類)有不錯的效果,但隨著新型戰車的裝甲愈來愈厚,單兵攜行式的反戰車槍效用愈來愈低,最初還有口徑到20mm的小型“炮”可以用,但很快地變成得用錐形裝藥這類使用化學能的反戰車槍榴彈才有效。
不過那是二戰的事情了,一戰的時候,反坦克槍還是很好用的。
為什麼給德國人反坦克槍?
這是為了讓他們抗衡英國坦克啊
等戰爭打到坦克上場時,德國也會有坦克,但在雙方都有坦克的基礎上,華東自治政府肯定會大量向英國出售先進坦克的。
這時候若是德國招架不住了怎麼辦?
那自然就是給他們反坦克武器,反坦克槍是個不錯的選擇。
同時反坦克地雷也是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可以加速英國佬的坦克報銷速度,從而讓中國拿到更多的坦克訂單。
另外反坦克地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