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第4/4 頁)
華東自治政府不僅是在貨船噸位上超過了美國,而且在很多產品上弄得美國商品根本就沒有市場。
例如造紙業、紡織業,美國的商品現在都差不多走不出國門了,只有在一些政策優勢的地區還能賣得動。
而在煤炭、鋼鐵方面,來自中國的煤炭和鋼鐵也成了美國煤炭和鋼鐵的最強勁對手,中國在這兩種商品的產能上正在飛快擴大。
偏偏在那些英國空白出的市場上,這些商品又是主流商品。
畢竟一個貧窮的敵區,人們所消費的一般也就是紡織品、煤炭、鋼鐵之類的東西,另外就是小商品了。
這些小商品不需要太大的技術性就能生產,但華東自治政府下面的小商品生產廠家所擁有的裝置都比較先進,製造出的小商品物美價廉,加上塑膠這種新材料的大規模應用,以及良好的包裝,更是讓華東自治七省的各種小商品如虎添翼,在國際商場上風頭正勁,美國商品也很難與其競爭。
這讓美國感覺到了商業上所帶來的壓力,美國是一個最重視商業競爭的國家,雖然現在華東自治政府比美國還重視商業競爭,但這並不妨礙美國對商業市場的關注。
此時美國自然是希望華東自治政府與日本政府陷入戰爭之中,這樣一來,在中立國之中,基本上也就只有美國有佔領國際市場的能力。
畢竟此時歐洲爆發大戰,英法俄德四國陷入戰爭,日本和華東自治政府也陷入戰爭,世界上唯一沒有陷入戰爭的大國也就只剩下美國了。
雖然現在華東自治政府的經濟貌似並未受戰爭影響,但美國政府相信,只要戰爭持續擴大下去,華東自治政府的經濟肯定受到影響,這有利於美國對國際市場的掌控,並且有利於美國拉到更多的訂單。
至於日本政府,此時日本已經徹徹底底的陷入了戰爭泥潭,加上中國和美國的商業壓制,日本商品在國際市場上根本沒吃到幾塊肉,市場反而正在萎縮。
只要這些國家都陷入戰爭之中,美國也就能大發戰爭財。
這對於美國來說可是一個大好機會,美國政府在大戰爆發至今,做出了一個預測,預測上報告稱,如果戰爭繼續進行下去,美國政府可能會撈到近百億美元的訂單。
事實上按照原先的歷史,美國除了以收現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