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2/4 頁)
“什麼”夏鈞納悶不已,“怎麼他也牽扯到這裡面來了?”
“根據情報人員調查,馮如在美國接受過孫中山的資助,現在正打算留在廣東準備報效南京臨時政府。”白文升說道。
“我勒個去~”
又是孫大炮,夏鈞暗罵了一句,對白文升說道:“再去請,他還不答應的話,你就派人去把他給我綁來。”
“是,校長”
————
第三更到,今天更新1萬字啦肚子都餓扁了,兄弟們還有月票嗎?
另外感謝一下這幾天打賞的同學們,小菜在後臺都有看到,特別是很給力的阿歷同學,很感謝當然還得感謝支援正版的同學們希望大家支援正版閱讀,拜謝
第一卷 第三十九章 清室退位
第三十九章 清室退位
在海關上的協議簽訂後,袁世凱果然甚是鬱悶,洋人只顧自己的利益,根本不站在他的角度來想。
一旦他當上了大總統,就是要慢慢對付華東臨時政府的,能不增強他們的實力就不增強。
洋人和華東臨時政府簽下的這個協議,華東臨時政府每年支付500萬兩白銀,其他的關稅華東臨時政府自己截留使用,要是海關經營得好,那麼收入是非常可觀的。
不過袁世凱也只能接受這個事實,夏鈞這邊又發電報來催了,限他一個月內逼迫清廷退位,否則將帶大軍到北京去。
袁世凱只得加大*宮力度,1月21日,眼看明日就是除夕,袁世凱跑進宮內,在東暖閣與隆裕太后哭成一團。
袁世凱哭得涕泗橫流,痛斥**黨賣國,接著又說**黨勢大,北京城肯定是守不住了,現在就是要遷都也沒有合適的地方等等,接著又說他拼死力爭,終於爭得《優待清室協議》,說著袁世凱把那本《優待清室協議》交給了隆裕太后,意思就是要讓她宣佈退位。
隆裕太后哭得悲悲切切,邊上六歲的溥儀看著袁世凱這個粗胖老頭跪在地上,兩人哭得一塌糊塗,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袁世凱該說的說了,也就出了紫禁城。
沒想成剛到三義茶館外面,三顆炸彈直接從茶館上丟了下來,第一顆炸彈沒有扔中,第二顆炸彈炸死炸傷了袁世凱的幾個護衛,第三顆炸彈滾到了袁世凱的馬車下面,結果竟然沒有引爆,袁世凱的車伕連忙快馬加鞭,慌亂之中疾馳而去,讓袁世凱狗屎運一般的逃過一劫。
刺殺一發生,袁世凱馬上想到了皇族宗社黨,京城內最想至他於死地的也就是皇族宗社黨了。
不過很快十六名刺客就被捕了,經過審問才知道,這些人有的是同盟會會員,有的是北方**小團體的成員,他們因為不滿南京臨時政府拱手讓出**果實,因此想到了刺殺袁世凱。
這次刺殺給了袁世凱機會,本來對他產生懷疑的隆裕太后,又信任起了袁世凱,接著馬上給袁世凱封了個爵位。
袁世凱做為慈禧身邊的紅人,自然是深得隆裕太后的信任,因為隆裕太后是慈禧的侄女,不過良弼等皇族宗社黨的揭露,讓隆裕太后之前一度對袁世凱喪失信任。
皇族宗社黨那邊的確想要殺袁世凱,只是被人搶先一步罷了,良弼第二天進紫禁城,向隆裕太后建議,先罷免袁世凱,讓北洋軍群龍無首,在以禁衛軍挾持北洋軍,依舊可以穩定北方局勢,讓大清保住北方的半壁江山。
這個計劃很快就被袁世凱給知道了,袁世凱一聽頓時渾身涼颼颼的,連忙急電唐紹儀,讓汪精衛潛回北京。
汪精衛返回北京後,很快就和袁世凱籌劃了一起刺殺良弼的行動。
1月25日,良弼剛從紫禁城內出來,迎面就走來一個男子,這個男子遞出一張衙門的公帖,說是有急事稟告。
良弼在轎子中剛接過帖子,馬上就聽轟的一聲巨響,緊接著,良弼的左腿被炸傷,行刺者當場死亡。
良弼遇刺讓清廷上下震動,清廷為了保住良弼,連忙去請西醫來做截肢手術,良弼只是被炸傷了一條腿,還可以繼續為朝廷效力。
此時清廷上下已經沒人了,袁世凱權傾朝野,把那些滿族權貴都打發回家去了,唯獨剩下良弼這個精明幹練之才。
因此良弼也被清廷視為最後的希望,隆裕太后不肯退位,顯然是因為良弼的阻撓,讓隆裕太后生出了一些希望和僥倖。
“沒炸死”袁世凱在外務部密室裡驚震道,汪精衛回答道:“是的,乾爹。”
“嗯讓我想想。”袁世凱左右渡步,走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