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部分(第3/4 頁)
長時間站立於潮溼寒冷的戰壕內引起的一種足部損傷。
患肢蒼白、發涼、感覺異常並有冷感。此後即進入充血期,患肢發紅、發熱並水腫,有疼痛感和感覺異常,遇熱或使患肢處於低垂部位,可使腫脹更加劇。以後患肢將出現水皰或血皰,皮內或皮下組織亦可出血。此期可延續數日,嚴重病例可發生壞疽,還可伴有淋巴管炎、蜂窩織炎和血栓性靜脈炎。充血期可有輕度發熱、心悸,偶爾有暫時性蛋白尿等全身症狀。
輕症和早期得到治療的病人,可在充血期後恢復,其餘病例將進入血管痙攣期,患者對寒冷敏感性加劇,並有典型的雷諾氏症狀現象和出汗增多、下肢發涼、疼痛及感覺異常。
除了塹壕足以外,塹壕裡到處都是屍體,加上冰冷潮溼的天氣,讓塹壕裡的狀況變得更加糟糕,各種疾病開始在塹壕裡滋生,使得很多士兵患病。
而且隨著氣溫的轉暖,那些屍體開始極速腐爛,更是惡臭難忍。
塹壕裡的交通很不方便,這也使得藥品、食物不能很及時的運到前線,更是讓塹壕裡計程車兵備受折磨。
戰爭還導致生產停滯,工廠、農場遭到毀壞,而且還造就了許多難民。
不過戰爭的主要發生地在比利時和法國,德國遭遇到戰爭洗禮的只有東普魯士,隨著東線德軍的節節推進,戰場轉移到了俄國境內,使得俄國也出現了大量的難民。
這就是殘酷的戰爭。
相比之下,山東戰場上的情況則好得多。
華東自治政府與日本政府在停戰之後,華東自治政府將做戰區內的百姓都撤離了出來,並且挖出了一個完備的塹壕體系。
華東軍的塹壕具備排水、擋雨的功能,並且有許多聯通後方的通道,這讓塹壕裡保持著乾燥,並且擁有不錯的交通體系,能讓後方的補給及時送到前線士兵手裡。
除此之外,華東軍挖出了許多地下掩體,用於讓士兵躲避炮擊,前方更是挖出了許多小地下室,裡面放著許多防禦型火焰**器,組成了一道看不見,且不容易逾越的死亡防線。
日本的塹壕挖得則不是那麼完備,不過就防禦功能來說還是不錯的,只是沒有那麼舒適而已。
而且雙方目前處於停戰狀態,在沒有發生交火的情況下,塹壕的惡劣環境還是能夠忍受的。
1915年春,英法聯軍趁德軍主力集中在東面戰線,發動了香巴尼和阿杜瓦兩輪攻勢。但因為沿用舊戰術,而且欠缺強大火力掩護,結果被德軍成功抵擋,己方反而傷亡慘重。
該年4月德軍反擊,並首次使用毒氣,使雙方的損失更為慘重。
臭名昭著的毒氣戰還是發生了,雖然夏鈞提前準備好了防毒面具準備出售,但這絕對不是他願意看到的結果。
英法聯軍在其後迅速購買了華東自治政府提供的防毒面具,一種像野豬面具一樣的面具,可以抵擋化學毒氣。
價格自然也是不菲,英法聯軍為了抵擋德軍的毒氣,以挽救前線臨近奔潰計程車氣,不得不高價購買華東自治政府出售的防毒面具,並且下了大筆防毒面具方面的訂單。
華東軍也在該年五月裝備了防毒面具,並且是大量的裝備,以防日本使用化學毒氣,此時協約國也開始研製化學毒氣,這些化學毒氣極有可能交由日本使用,畢竟日本現在也是協約國的序列,可以獲得協約國的技術共享。
此時協約國正在支援日本,以求日本在山東戰場能夠打敗華東軍,然後抽身增援歐洲戰場。
英法兩國這樣的意圖顯然是不切實際的,但他們相信日本會出兵增援歐洲,因為此時日本已經向歐洲派遣了二十萬兵力。
殊不知日本根本無心去打這場對日本來說沒有什麼好處的歐洲戰爭,他們的意圖只是擴大地盤罷了。
對於協約國支援日本的行為,夏鈞基本上不管不問,現在日本政府騎虎難下,幾十萬人增援山東戰場,被華東軍圍困在龍口一線,如同甕中之鱉。
日本對山東戰場是否該繼續打下去也產生了一定的疑慮,畢竟在山東戰場上,形勢對日本極為不利。
但日本的軍國主義分子並不承認失敗,他們認為之前會失敗並非是大日本帝國不夠強大,只是在新式武器的使用方面落後了,只要把這些新式武器裝備上,就能自然而然的打敗支那人。
不過隨著歐洲戰場上的塹壕戰日益持續,日本政府的信心愈加動搖。
華東軍已經在陸地上形成了對日軍的包圍,幾十萬日本被華東軍用塹壕圍困在山東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