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部分(第2/4 頁)
中國來得多。
美國佬之所以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那是因為協約國要是輸了,他們的錢就收不回來了,因此參戰後直接動員了兩百萬美國大兵前往歐洲參戰。
不過此時局勢有所轉變,夏鈞給協約國賒賬還是可以的,不過只限於法國與英國,俄國不行。
俄國佬快被**了,給他們賒賬等於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而給英法兩國賒賬也是存在一定風險的,但風險存在的同時也是有機遇的。
若是協約國不還錢,那就開戰吧
雖然中國一時半會打不到歐洲,但英法兩國在亞洲的殖民地卻是中國能夠打到的,到時候也就直接找到藉口。
而且現在貸款也是有利可圖的,在朱爾典找上門來時候,對夏鈞提出了想向中國貸款十億復興幣的要求。
夏鈞對朱爾典說道:“我們中國向英國貸款是沒有問題的,不過你們必須把租界交還給中國,同時將中國的鐵路作為利息交給中國,法國也同樣如此。”
“我想這應該是沒問題的。”朱爾典見夏鈞鬆口,很高興的說道,鐵路已經不算什麼了,租界也更不是什麼問題。
此時中國已經成為亞洲第一強國,英國想要繼續保留租界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說到底還是拳頭硬不硬的問題。
拳頭硬了,英國佬也就只能慎重對待。
不過具體怎麼貸款,還得再做詳細的討論。
——————
今日大章到
第一卷 第兩百一十二章 英法借款
第兩百一十二章 英法借款
華東聯合自治政府與英、法兩國的貸款談判於2月23日開始,三方進行了近一週的談判,於3月2日達成貸款協議。
華東政府將向英國提供價值為20億復興幣的物資貸款,向法國提供價值13億復興幣的物資貸款。
之所以叫物資貸款,那是這些貸款必須用於購買中國生產出售的作戰物資及其他商品,中國不提供現金代價款。
如此一來,華東政府實際上要付出的成本最多隻有10億復興幣,如果英法兩國將這些錢全部用來購買軍火,那麼甚至只需要七八億元的成本。
協約國拿到貸款,需要支付的利息並非太高,但需要提前結算一些,同時附帶政治條件。
協約國自然明白,華東政府如果向他們貸款,代表著華東政府已經倒向他們,因為他們如果戰敗,這筆錢是還不上的。
從華東政府不願意向沙俄貸款就能看出,華東政府不是真心傻,他們對沙俄是沒有信心的。
將中國這個亞洲第一強國拉攏到協約國一邊,雖然不是明著加入協約國,但也是需要付出各種代價的。
英國獲得這比貸款,首先要交還除香港之外的一切租界,對於夏鈞來說,收回香港之是分分鐘的事情,留著反而能逼迫英國佬在各種問題上就犯。
也就是說,英國要歸還天津大沽、武漢、上海、廈門的租界,這些租界多是公共租界,其他國家由英、法去擺平。
同時英國向中國交出滬寧鐵路、京浦鐵路、粵漢鐵路所有股份。
法國在租界上的條件與英國等同,同時交出粵漢鐵路、滇越鐵路所有股份。
英法兩國將控股鐵路股權交出,華東政府也就獲得了粵漢鐵路、寧滬鐵路、滇越鐵路的經營權。
之前這三條鐵路並非華東政府經營,華東政府甚至另修了一條從廣東到武漢的鐵路,以及從杭州到北京的鐵路,粵漢鐵路、京浦鐵路都成了雙軌的,而寧滬鐵路加上英國控股的,已經是三軌了。
雖然是重複建設,但這些鐵路線非常繁忙,所以並不是浪費。
也正是因為華東政府的重複建設,這幾年的鐵路運輸的價格沒有被列強所操控,但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到來,這些鐵路運費開始上漲,因為華東政府修的鐵路不夠運,只能走他們的鐵路,反正你愛走不走,就是這心態。
現在華東政府拿到鐵路經營權,可以直接將運費下調了。
這些鐵路當中,京浦鐵路還有德國的股份,粵漢鐵路還有德國、美國的股份,而京漢鐵路、隴海鐵路則是比利時銀行的股份,比利時現在處於德國的佔領區域。其中滇越鐵路可以通往越南,越南境內的鐵路股份也歸華東政府所有。
修建滇越鐵路,中國付出了近三十萬人的生命,法國佬當場無言以對,答應將越南境內通往河內的那一段鐵路股份也交給中國華東政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