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部分(第3/4 頁)
在不斷的流淌著。
雙方各有損傷
新武器的投入讓凡爾登戰役變得更具備殘酷性,不過德國依舊佔據了空戰的優勢,同時在戰車方面也佔優,因此傷亡比法國小得多,儘管他們是進攻方。
今年華東政府所接到的軍火訂單已經達到了十一億英鎊,而在造船方面接到的訂單也達到了六億英鎊。
德國的潛艇戰異常的猖狂,英國製造貨船的速度跟本比不上被擊沉的速度,為了維持戰爭的繼續,英國只能不斷的訂購貨船。
而在其他方面的訂單,華東政府也接到了近三億英鎊,總和達到十九億英鎊,此時英鎊已經出現了貶值,不過貶值還不是太大,但華東政府向來是用黃金來結算的。如果換成美元的話,就是近八十億美元,一百六十億復興幣。
英國為這場戰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這是一場對於協約國裡說代價十分昂貴的戰爭,英國的軍費支援節節攀升。
能接到這些訂單,還是做了協約國的生意又做了同盟國的生意的結果,但也就只有十九億英鎊,相比之下美國只做協約國的生意,卻在今年接都了近二十億英鎊的訂單。
協約國還是優先把訂單交給美國,美國就算是沒有與中國相提並論的高階軍火產品,也依舊比中國接到的訂單來得更多。
這體現出協約國對中國是戒備的,中國的突然崛起,打破了地球上西方人為統治者的狀態,因此潛意識中就已經被排斥。
不過協約國在很多時候又不得不向華東政府下訂單,因為很多訂單美國根本生產不過來,加之華東政府還與同盟國也做著軍火生意,這已經連公開的秘密都算不上的行為了,甚至已經演變到了公然。
協約國為了拉攏中國,不讓中國全面倒向同盟國,只能默許這種行為,相比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初,協約國已經向中國增加了大量的訂單,就是怕中國以不怎麼盈利的價格賣給德國。
根據諜報反映,中國去年就將一些生產過剩的軍火廉價賣給了同盟國。
此時的中國上下都在忙著加班加點生產這些訂單,世界上的財富也正在不斷的往中國流動。
人無橫財不富,國無橫財同樣不富。
戰爭財就是橫財,美國在後世最為強大,正是因為他們發了橫財,而且由於是發戰爭財,所以他們有最強大的軍工業體系。
然而在社會管理以及運轉狀態上,美國遠遠不如德國、日本,這兩個國家在後世基本上沒有出現什麼危機。而日本的管理模式也正是模仿德國的結果,是與英美等國制度不同的。
軍火的產能方面,此時中國也已經形成了一個規模巨大的軍火生產體系,雖然在很多軍火的生產數量上不如美國,但中國有自己的高階軍火,同時還有廉價,靠衝壓製造的低端軍火。
客戶要什麼樣等級的軍火幾乎都有。
為了能拉都更多的訂單,夏鈞則是繼續加大了對德國的軍火銷售,以刺激協約國的訂單數量。
每一天中國的軍火生產規模都在擴大,雖然接到的訂單很多了,但能多拉就多拉,反正的時候生產不過來,夏鈞直接作弊兌換生產線以擴充軍火生產規模。
這樣具有很大的意義,第一賺到錢了,雖然可能說用掉了積分去賺這筆錢不是太划算,但卻可以打壓美國在軍火上的銷售,從美國人嘴裡搶下這塊肥肉,是一個能有效遏制美國發展的方式。
美國此時已經擁有了世界上規模最龐大的工業,中國要想追趕上美國,還是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
凡爾登戰役在進行了近兩個月之後,卻停止了。
相比歷史上進行了四個月,時間雖短了一半,這場戰役雙方一共付出近百萬的傷亡,其中協約國佔到了六十五萬,遠遠高於德國。
不過協約國人力物力更強,綜合國力更高,而且有美國作為後盾,協約國贏得勝利是沒有懸念的。
德軍西線統帥法金漢也因為這場戰役而被撤職,德軍的主攻方向從東線轉移到西線,而在東線取得戰爭勝利的魯登道夫、興登堡成了德國民眾心目中的英雄。
此時的德國需要英雄,因此兩個德軍將領被調往西線,主持西線的指揮,而法金漢則回家睡大覺了。
凡爾登戰役的結束,意味著新一場戰役即將開始,這是一場由協約國發起的反擊而引發的戰役。
按照原定歷史,那是索姆河戰役。
由於德軍發動了凡爾登戰役,協約國為了反擊,法國霞飛將軍決定發起大反擊,索姆河戰役隨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