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部分(第2/4 頁)
ne和 Big Gossan地區、北蘇拉威西島的哥倫達洛省,資源儲量約6600萬噸,探明儲量為4100萬噸。
這些資源分佈都是華東集團早有備案的,只是之前荷蘭人的政策並不太適合開發而已,現在變成自己的地盤了,自然要開發一番。
印尼還有很多優質煤礦,這種優質煤礦,中國也有,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區,不過那裡生態環境薄弱。
像印尼這樣即有大量優質煤礦又很容易開採的地方還真是不多。
印尼的資源是如此豐富,不過荷蘭人對印尼的開發程度還很低,這些資源基本上沒有利用多少,簡直就是寶庫啊
現在國內農業生產方式發生劇烈變化,農村自然經濟遭到極大的衝擊,在這樣的劇烈的社會變革之中,人口開始向工業轉移,現在不怕就業崗位多,因為中國很多人還是半農半工,收入也不高。
把那些經濟發展程度不高的地區的工人轉移到印尼去,去了印尼即可加入印尼國籍,享有和國內一樣的公民福利,還有一些對土著的特權。
雖然挖礦不是輕鬆的活,不過相比那些落後國家,甚至是那些列強,中國的挖礦技術絕對是最機械化的,多數採取露天採挖的方式,即不斷往下挖,挖出一個巨坑出來。採礦是直接用大型的挖掘機,一鏟子下去就是上百立方的土塊,然後用汽車運走。
至於土著工人,幹活甚至是無償的。華東集團也不會去招募土著工人。
鋁土是要多開採一些儲備起來的,因為戰爭時期是要用鋁合金造飛機的,多儲備就有更多的戰爭潛力。
鎳是用來造不鏽鋼的,關乎經濟和軍事,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同樣也要多采挖一些以儲備起來。
至於銅礦,那是中國缺少的礦產,應用領域也很廣,更是要多加儲備。
由於是要儲備,加上為了給國內企業提供價格更低廉的原材料,因此夏鈞又兌換了兩億點積分的採礦機械。
如今華東集團已經能夠製造出一些小型工程車了,但大型工程車的技術依舊還沒有掌握。
像這些挖礦裝置,挖掘機是那種上百立方米的大型挖掘機,這才叫效率,華東集團現在自然沒辦法造出來。
因此夏鈞只能靠兌換,在這些方面他可花了不少積分。
在農業方面,南洋共和國主要發展的就是熱帶經濟作物,以前中國一直缺少熱帶經濟作物種植地。
現在印尼成了自己的地盤,那麼自然是要大力發展熱帶經濟作物。
不過這些熱帶經濟作物種植方面,用工一律都得用華人,土著不在僱傭範圍,印尼的華人種植園主要想種植這些經濟作物,就必須遵守這個規定。
夏鈞提供的經濟作物品種是很巨大利潤存在的,因此就算是僱傭成本較高的華工,也不會讓種植園主虧本。
漁業肯定也是要發展的,不過同樣也需要像國內的捕撈方式一樣,不能過度捕撈,每年最少得有半年的休漁期,而且禁止一些大型拖網船。
在漁業資源這種不容易恢復的資源方面,可持續發展是一定要堅持貫徹的思想。
遠洋捕撈雖然在這個年代利潤比較大,但王道還是近海捕撈,雖然海洋很大,但很多地方都是海洋沙漠,沒什麼魚的。
森林資源方面也可以發展,主要種植速生木材,不過華東政府是有規定的,速生木材不能單獨種植。
速生木材耗水、耗肥,起初夏鈞不明白,在福建種了一大片下去,結果造成了土地出現貧瘠化。特別是夏鈞當初弄出來的速生杉樹更是耗水、耗肥大戶。
如果把整片山都種上這種速生杉樹,那麼過不了幾年這片山將變得非常貧瘠,而且地下的水資源將被大量消耗。
不過也不是因為耗水、耗肥就不種,速生木材的經濟效益的確是很高的。
因此華東政府立法規定速生樹種必須和其他樹種混搭著種,而且每畝不能超過一定數量。
像印尼這樣降水量多的地區,種點速生木材是沒事的。
——————
第二更到
兄弟們來點月票吧
第一卷 第兩百三十七章 打包醫學技術
第兩百三十七章 打包醫學技術
當段祺瑞和黎元洪跑到印尼去恭賀南洋共和國成立的時候,中國國內的政治形勢馬上發生了變化。
總統和總理都出國了,自然也就變成了夏鈞說的算。
地方上的行政人員替換速度加快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