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部分(第1/4 頁)
而和中國發生戰爭的國家的國民,之前有這樣的印象,一和中國打就會陷入恐懼,會想:“我們會不會輸?”
從而,還沒正式開始打,敵國的國民精神就輸了。
這種層次的精神,佛家叫‘大公共業力’,業力也好有壞,是一層一層的,地球有地球的業力,國家有國家的業力,領域有領域的業力,家庭有家庭的業力,古人將一件失敗的事稱之為‘敗業’。
接著開始打的時候,拼的就是軍隊計程車氣,根本的也就是精神、意志。
軍隊計程車氣如何產生呢?
首先一個就是透過訓練、裝備情況來產生士氣。如果一支軍隊,如同當年的華東軍那般裝備先進,那麼這些先進的裝備就給了士兵信心,夏鈞在下發了新裝備之後,告訴士兵們:“你們有世界上最好的裝備,只要你們刻苦訓練,就能戰勝一切敵人。”
士兵有了信心,隨後開始刻苦訓練。
透過刻苦的訓練,士兵們自己有本事了,心裡也就有底氣了。此時不僅是裝備強大,個人作戰本領也強大。士氣就這樣建立起來了。
其後,透過剿匪,華東軍不斷的戰勝敵人,士氣再次高漲。
而中日山東戰爭,就是一次徹底的洗禮,那時華東軍計程車氣已經高漲到一定程度了,夏鈞透過發展新軍事技術,以及本土作戰等等優勢,給了官兵們必勝的信心,同時透過民族思想號召,產生一種悲壯的、一往無前的氣勢,使得軍隊方面的意志就強大起來了。
接著和日本打了一場,華東軍上下發現日軍並不是不可戰爭的,相反打日軍還輕鬆得很,一下信心就高漲了。
前後是有所區別的,沒打之前,是一種‘求’,是我要怎麼樣,我要戰勝小日本。
打了之後,就變成了‘我肯定能戰勝小日本’,是一種更肯定的意志。
合理的自信會使個人和集體輕易成功,而極度自大的自信,則會加速滅亡,這和有所求有一定的差別。
中日之間的差距擺在那裡,夏鈞能作弊,小日本不能作弊,這就是實力的差距,實力本身就壓倒日軍的情況下,華東軍上下的這種自信,也就使華東軍在一年之後的第二次中日山東戰爭中完勝日本陸軍、海軍。
一個人有所求時,意志是強大的,會使一個事件向可能的方向發展。就好比是算術,你要的最終結果是加法得十,那麼哪兩個數字相加等於十呢?你可以是一加九,也可以是二加八,也可以是三加七……
成功了等於是找多了組合,失敗了,那是自身實力實在不足,就好比一群原始人意志很強,說要打敗熱兵器時代的國家一樣,那是完全沒有可能的。而這種求,從一開始就不可能得到理想結果,因為沒有可行性,或者說是可行性極低,這屬於先天制約。
一個人充滿自信時,則是精神讓事件發展往預想的方向前進。同樣好比是算術,你要得到加法得十的結果,你說五加五等於十,那麼恭喜你,你的自信是正確的。如果判斷失誤,你說五加六等於十,那麼結果就是錯的,如果你是有所求,可能還能夠成功,但你不去求,而直接以為五加六等於十,那就是加速滅亡。
當一個人有所求,會去做,同時又有信心的時候,就可以天下無敵了。
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特別成功的人,都是對自己極有信心的。而那些高校畢業生,就好比是軍隊訓練一樣,他們透過上高校初步獲得了信心,若是他們的能力有限,就是自大的自信,如果在高校裡學到了東西,有真本事,就是合理的自信。
華東軍在中日山東戰爭之後,成果鑄就了軍魂,而軍魂就是意志+信心=精神能量=改變物質發展結果。
之前的華東軍,有意志,有所求,但信心還不是太強。
之後軍魂的鑄就,使得華東軍在精神方面很強了。
華東軍在中日戰爭之後又有了新的目標,那就是打敗其他國家的軍隊,在信心建立起來的情況下,依舊有所求。
而像英國,他們本身已經是世界海洋霸主了,他們生活安逸了,軍隊無所求了,或者說在有所求方面的意念變弱了。而面對透過‘求’而強大起來的德國海軍,英國海軍在戰術方面直接慫了,讓德國海軍在日德蘭海戰中取得了戰術上的勝利。
英德兩國的海軍作戰,德國在戰術的勝利,是有所求的意念的勝利。而英國在戰略上的勝利,是英國海軍、國民的信心的慣性而導致的勝利,英國海軍的自信還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因為海軍噸位差距擺在那裡。所以德國海軍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