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部分(第4/4 頁)
量,開始煽動德國**。
**的爆發,無外乎是兩種原因。
一種是人民沒有了食物,基本生活情況無法保障。
然而還有第二種,那就是對外戰爭的失敗。
第二種情況往往比第一種更加嚴重,特別是在德國這樣的國家。
如果德國在對外戰爭中節節勝利,那麼即使損失再大,**也不會有生存土壤,而隨著戰爭的失敗,德國不僅為了戰爭而復出了巨大的代價,隨著戰敗的到來,還將付出更大的代價,因此**頓時有了生存土壤。
加之德國境內有共濟會的網路存在,德國的很多資本家也掌控了雄厚的實力。
因此**驟然爆發,很快席捲整個德國,11月9日,德國的**蔓延到了柏林,十一月**爆發,德皇只好宣佈退位,並在**中出逃荷蘭避難。
隨著德皇的退位,軍方採取了旁觀態度,因為軍方也不願再戰了,因為這是一場沒有勝利希望的戰爭。
繼續發動戰爭的結果就是損失更多的力量,從而讓德國更加虛弱。
11月11日,《貢比涅森林停戰協定》簽訂,德國投降。歷時4年零3個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協約國的勝利告終。
原本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協約國開始干涉蘇俄內戰的局面沒有出現,協約國抽出手來之後,卻好想把蘇俄內戰遺忘了一般。
隨著德國的投降,同盟國迅速瓦解。
老大都倒了,小弟們自然不可能再打了。
因此陸續與協約國簽下了協定,世界大戰的結束,使得中國的軍工業馬上受到了打擊,龐大的軍工業已經無法維持下去了。
沒有客戶,陸軍又用不了那麼多的軍火。
不過中國的其他商品出口卻沒有受到太大沖擊,戰爭雖然結束了,但列強的力量依舊沒立即回到世界。
但離列強的力量回到世界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隨著世界大戰的結束,中國經濟的好日子算是過到頭了,未來要面對的是列強的圍堵了。
為了迎接挑戰,夏鈞連日召開了會議。
就軍工業的轉型問題,夏鈞在會議上說道:“中國的軍工業應該時刻保持運轉,並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