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部分(第4/4 頁)
運技術不成熟,水運方面中國能發展的也就是那些有條件的地區。
公路在300公里左右的運輸距離上有絕對的競爭優勢,而達到1200公里上下的,則無法與鐵路競爭。
隨著中華帝國放寬了對鐵路投資的限制,中國境內的鐵路公司很快就增加到了近三十家。
這近三十家的鐵路公司分佈各省,各自都計劃修建新的鐵路。
有的鐵路公司甚至要修建跨省的幹線,而且是華東鐵路公司已經修建好的幹線了,只是這些幹線很繁忙,而華東鐵路公司的單軌又運不過來。
有的是和華東鐵路公司合作修個雙軌的,有的則是想自己修個雙軌的出來,形成一個三軌鐵路。
華東鐵路公司對此沒有任何異議,反而給這些鐵路公司提供最新的運輸資料,以幫助他們分析修哪條路線最有回報價值。
此時中國的鐵路回報率是很高的,因為現在不管是公路運輸還鐵路運輸,都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運力很緊張。
發展太快了,基礎設施跟不上而導致的問題。
在運力緊張的情況下,運輸主要往公路上宣洩,但長途運輸方面公路的運輸成本比鐵路要高,使得修建鐵路具有極大的回報價值。
就算是往西部、外蒙這些地區修的鐵路,也都是有回報價值的,因為西部和北部有礦產。
隨著冶金開始向北部、西部發展,這兩片地區的經濟也很快就發展起來。
基本上各省都成立了鐵路公司,這些本省的鐵路公司有的在本省進行集資修建鐵路,有的則從外省集資。
對於這些本省的鐵路公司,很多省份的百姓都很支援,畢竟修路是第一大事,能把路修起來,經濟就能發展上去,從而日子也就會更好過。因此各省百姓對於本省的鐵路公司是很支援的,就算是再窮也會大力支援,因此籌集資金比較容易。
各省都成立了鐵路公司,又有鐵路公司跨省修建幹線,而此時德國的工程師大量來到中國,而且中國又不缺乏勞動力,使得中國的鐵路建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高速時期。
華東集團已經加大了對鋼軌的生產規模,同時在機車上採取了新的技術,可以將鐵路時速提高到100公里每小時,而例如福建地區,火車一般一小時只能走60~70公里,再快就沒辦法了,畢竟不是平原地區。
而在平原地區,鐵路的速度達到200公里並非特別難。
後世的高鐵,時速已經遠遠超出200公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