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部分(第4/4 頁)
雖然意識到了差距,但還是幻想著藉助歐美的力量來戰勝中國,日本也不是一場轟炸就能夠讓他們徹底屈服的。
12與6日,英國政府開始調停中美之間在中日朝鮮戰爭上的分歧。
中國要封鎖朝鮮交通線,而美國則不想讓中國封鎖。
不過美國此時沒有底氣,有點慫了。
中國在亞洲地區形成霸主地位已經是不可逆轉的定局了,在這樣的定局下,美國已經想要插手亞洲局勢,已經成了向一個大國的嚴重挑釁了,等於是去堵那滾滾奔流的黃河之水。
英國的在調解時的意思是,中國只將戰爭侷限在朝鮮地區,而不與日本進行全面的戰爭。
也就是不攻擊日本本土。
而美國,則不要在干預這場戰爭了。
這場戰爭是中日就朝鮮問題的戰爭,朝鮮本身作為中國的藩國,中國有權利使自己的保護國獨立。
美國外交大使很爽快的接受了英國的建議。
不過中華帝國卻不是太同意,因為美國撕毀了《朱…辛蘭協議》。
“美國日本不恢復《朱…辛蘭協議》所規定的內容,我們無法保證這一點。”朱曉誠在接見兩國外交大使時說道。
“這個,我的請示了一下總統。”
……
美國之所以要保護日本不陷入全面戰爭的局勢,是因為此時中國表現出來的力量太強了。
能夠轟炸到日本,如果戰爭一直持續,中國不斷的對日本進行轟炸,日本就無法正常的進行社會運轉。
也就是說,日本將要半殘。
嚴格的說,是深度殘疾。
如此一來,日本也就沒有了圍堵中國的能力。
同時如果美國不對日本進行支援,日本很可能會向中國屈服,一但日本屈服,那麼中國在東亞地區就真的沒有任何掣肘了。
但此時硬的顯然是來不通了,美國若是靠武力逼迫中國,反而可能收到更爛的效果。
因為中國在亞洲地區根本不怕美國的西太平洋艦隊。
中國空軍可以像當初對付日本聯合艦隊那樣,把美國西太平洋艦隊炸沉。
到時候美國不僅沒有達成目標,反而要賠進去一支艦隊,更重要的是,美國此時還未做好與中國發生全面戰爭的準備,若是西太平洋艦隊被炸沉了,美國到時候基本上沒有任何軍事報復手段,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將會下降。
此時美國的軍事力量雖然還不是世界之首,但起碼沒有誰可以忽略美國這個經濟強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