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碌地進行,甚至有些倉促——我在半年的時間內考完了託福和GRE考試,準備好了申請材料,申請了美國的六所學校,其中我抱希望最大的是哥倫比亞大學,同時也想衝擊一下斯坦福大學。但是材料做到最後還剩一份,我想到了哈佛——“試一試吧,反正申請哈佛失敗了也沒有人會笑話我”,我這樣安慰自己。於是我把最後一份材料按照哈佛的要求修改了一下,在快截止的時候寄了過去。幾乎是同樣的順序,在陸陸續續收到了其他學校的通知書之後,我收到了斯坦福的錄取通知。我下定了決心,就是斯坦福了。2006年3月15日的正午,我收到了哈佛的通知。這個時候,我告訴自己什麼都不用再猶豫了——我將開始一段意外的夢想之旅。其後的場景依然歷歷在目——收到正式的書面通知,收到I-20表格,和未曾謀面的師姐聯絡,買機票,簽證,收拾行李,朋友聚會,在機場告別爸爸媽媽,飛行13個多小時跨過蒙古、俄羅斯、北冰洋格陵蘭島、加拿大和紐約,抵達波士頓。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你好,哈佛(2)
這是我第一次出國,這一站是地球另一端——美國的哈佛。 9月4號晚上,當我坐著地鐵穿過查爾斯河來到“哈佛廣場”這一站,看到迎面而來的那些從前在圖片中才看到過的紅磚建築,我似乎忘記了以前的所有辛苦,覺得自己穿過地球就來到了這個夢想中的學校——幸福有時候如此意外,我告訴自己:要珍惜這裡的每一天。你好,哈佛!在370年的歷史裡,這裡培育了無數個改變了世界的人,在你370歲生日的時候來到你的身邊,不知道你會對我的命運帶來怎樣的改變,而我又能為別人和這個世界帶來什麼樣的改變。一切都是未知,未知讓我無限嚮往。
從走進哈佛的第一天起,我就開始把在這裡經歷的有趣的人、有趣的事記錄下來。這一定會是一段難忘的旅程。幸運的是,我的記錄一直堅持了下來,從最開始的寫給母親,到後來寫給自己,直到現在寫給更多的像我一樣做著夢的人。這一段旅程的記錄,就是您現在看到的《我的哈佛日記》。
哈佛園裡的中秋
這是我來美國以後的第一個中秋節,幾乎沒有意識到節日的到來。在美國這樣一個文化多元的社會,各種各樣的膚色,各種各樣的種族,讓傳統的中國節日在這裡幾乎沒有任何的氣氛。像往常一樣上課。哈佛的課程往往是一節連著一節。比如這節課1點下課,第二節課就是1點上課。所以教授們也心照不宣,決不拖堂。因為到了下課時間,大家就會衝出去。匆匆忙忙地從一個教室飛奔到另一個教室,沒有遲到,正好1點鐘。走進教室,發現門口的長椅上擺著兩盒精緻的月餅,才突然想起來今天是中秋節。兩個新加坡的女孩非常細心,提前一天去中國超市買了月餅,然後帶到教室裡和大家分享。美國東部時間和北京時間相差12個小時,所以下午一點正好是國內中秋節的凌晨1點。大多數美國朋友都沒有吃過中國的月餅,甚至都沒有聽說過這種食物,覺得是一個非常新奇的東西。看到大家這麼感興趣的樣子,我和新加坡女孩乾脆走上講臺,向大家介紹什麼是華人世界的中秋節。新加坡人把中秋叫做“Moon cake festival(月餅節)”,這個翻譯也不錯。把節日和食物聯絡在一起,比較容易讓人記住。我接著補充道:“Mid…fall festival is the time for the Chinese around the world to appreciate the fullest moon and to celebrate the family reunion; as they do in the Spring Festival。(中秋是一年中月亮最圓的時候,和春節一樣,是全世界華人慶祝家庭團圓的日子。)”
恰巧中國的國慶節也是這幾天。當中秋國慶碰到一起的時候,帶給我很多的驚喜。10月1號那天晚上去圖書館看書。坐在舒服的沙發上,身邊走過一個日本的男孩兒,看到我坐在那裡,突然用中文對我說:“國慶好”。每天大家都是用英文對話,我甚至不知道他能說中文。突然一下子沒有反應過來他並不是非常清楚的中文,等反應過來是一個日本朋友在祝我國慶快樂的時候,心裡有一種特別的感動。“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第一次在異國他鄉過中秋和國慶,除了來自國際朋友的感動和思鄉的情懷,期望更多的是中國文化能夠被更多的人所瞭解,也希望祖國越來越好。
美國學校的信用制度: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