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3/4 頁)
和金聯盟一同出兵。這事暫時就擱那了,朕原本過幾天就議議,燕雲十六州能拿回來那就是千古明君,而且張玄明也勸朕要轉移大家注意力。但聽你這麼一說,似乎我們是在驅虎吞狼。”
歐陽回道:“陛下聖明。金人和遼人像比,少了信用二字。看我大宋和遼澶淵之盟,雖然邊境多有摩擦,但確實未有戰事開啟。但觀金國,從微臣之遭遇就知,利字一途,遠勝其之信用。我大宋和金人聯盟,無異於與虎謀皮。”
“恩……那你說怎麼辦?”
“兩軍對壘,義莊發財。要是金強遼,我們就資遼。如果是遼強金,我們就資金。兩邊打仗,我們拿好處。比如將鐵價格提升10乃至一百倍,兩家販賣,打壓戰馬價格。”
“狀元的身份,商人的頭腦。”趙玉笑著點頭:“朕看可行。商人逐利,我們亦逐利充實軍需。不過只販賣鐵器似乎……”
“回陛下的話,我有心弄個兵工廠,集合大宋人才研究武器,我們可以把武器買給遼,還可把武器賣給金。”
趙玉來興趣問:“什麼武器?”
“目前只是構想從火藥入手,至於能折騰出什麼新鮮東西出來。就要看匠師們的本事。”歐陽補充道:“再就是想辦法怎麼個剋制騎兵。只不過這私造武器……”
“朕準了,不過出了就給朕先過目,別到最後金遼都有好武器,我大宋卻沒有。”趙玉問:“歐陽,你說就算是金滅了遼,能打我們嗎?”
“陛下您這話問的……這麼說吧,阿骨打的皇宮就是仿造咱們這皇宮造的。他的會寧府正在設計改造,就是咱這東京的佈局。遊牧民族哪個不羨慕咱們中原的繁華?”歐陽道:“從秦開始,咱們就沒少吃遊牧民族的虧,他們都將我們當成可以隨便提取的倉庫一般。哪年他們年景不好,就派兵南下洗劫補充他們給養。秦、漢下來還有五胡亂華,唐太宗這麼有為君主也吃了大虧,我宋自開國以來就更是吃虧連連。”
趙玉點頭:“偏安,歷朝歷代都是偏安。”
“恩。陛下您看,您是有為之君,但你能保證您之後不會再出宋徽宗這樣的子孫嗎?為絕後患只有一個辦法。”
“什麼辦法?”
“統一,民族大融合,用耕種代替遊牧,用漢語消滅他們本身語言,用漢服去掉胡服,用漢俗代替他們習俗。”
“說得好!”趙玉擊掌道:“這亦是朕的想法,朕本次恩科重開武舉,就想先尋大將而治軍。”
“陛下,未必就一定需要武力。”
趙玉問:“你有什麼想法?”
“這個……暫時還沒有。”
“你就先想著,朕行朕之策。只希望那些老蟲們別沒事阻撓才好。”
歐陽呵呵一笑道:“陛下不是開恩科了嗎?”
趙玉微笑點頭:“希望有有用之人。”
……
第二天早朝,歐陽在殿外吹風,裡面正在討論趙玉所說的憲法。大約半個時辰,趙玉宣歐陽進殿。
當先一名文官道:“陛下,臣以為以仁義治天下,乃是正理。唐時太宗李世民,寬刑重仁,四海昇平,萬國來朝。藩國盡皆臣服。有道是,半本論語治天下,不可失了自漢來的祖制。”
“就是!仁治已是千年來的俗例,為何還要弄什麼憲法,真是多此一舉。”
歐陽道:“微臣乃是陽平縣令,最近卻很迷惑。有一案件還請各位大人一解。說有一孝子的母親病重,需要豬肉做藥引。孝子無錢割股肉下藥無效,萬般無奈之下只得去豬肉攤上偷得一塊。豬肉販當場抓住送到衙門,請問各位大人,我該如此處置?”
蔡京低眉順耳,一句話也不說。一名四品大臣則出身道:“其情可抿,不僅不需責罰,還可上表朝廷,推舉孝廉。”
“這麼處置確實是仁了。可是大人,豬肉販豈不是損失了一塊豬肉之錢?誰去補這錢呢?難道就算他倒黴?此事一出,那天下孝子是不是都會以此名義偷物,乃至洗掠?”
“這個……”這名大臣一噎問:“那你說怎麼辦?”
“下官按照律法,判他偷盜之罪。”
大臣反駁:“難道你就讓其母病死?”
“其母有鄉親資助倒還活著。”歐陽道:“下官只是想說,違法必究,這就是憲法中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無論是孝子還是什麼。都必須遵守。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藉口雖多,但律法無情,無親情,無人情,這樣才成方圓。”
趙玉問:“眾卿家怎麼看?蔡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