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第1/4 頁)
“對,就因為這個無奈。”歐陽道:“所以微臣認為必須趁他病,要他命。不能再給他們東山再起的機會。”
陳東道:“我大宋秉承儒學,素以仁義治國。不是歐大人所說的,花費多少成本,就為了更大的好處。發起戰爭是為了剪除外患威脅,而不是為了侵佔他人土產,如此行徑大違聖人之言,和強盜無異。”
“放肆!”趙玉喝道。
“微臣知罪。”陳東告罪道:“但微臣堅持認為佔國己有已是不妥,何況是驅趕原住民,這遼人統治女真也有近兩百年,最後也是在逼迫無奈之下,完顏阿骨打才起兵反遼。”
很快就分了陣營,蘇千和歐陽堅持要佔地驅民,分配土地給商人和地主。陳東和李綱則認為,最多隻能採取以金治金的態度,仁義為先,還舉例說明隋文帝有佔領別人土地的能力,最後還是放棄了,其仁義自唐宋來評價很高。張俊為代表的武將就表示不能給予女真人太密集的聚集地,至於要怎麼實行,他們不給予意見。最後就剩餘宗澤一個人還未發表意見。
宗澤見大家都看自己,於是清了下嗓子道:“陛下,這就要看怎麼看了。歐大人他們說的有一定道理,李相陳大人也有道理。但臣認為張將軍和韓將軍的意見最為中肯,歐大人所擔心就是外族不滅,將來成禍患。李相是為了陛下的名聲。不如這樣,將女真人入漢籍,但不拆分他們的群居。設定漢官而管理。”
這傢伙什麼成為兩面派了,歐陽納悶,後來想想,不是哦,這傢伙秉承了原來的性格,保持所有人都得罪的態度,這些話不僅沒立場,還把這邊的人全都得罪了。要知道自己目的是商業進入,最後將土地漢化,既為商人牟利,也給國家莫大的好處。這傢伙否決了。李綱那邊目的是少動,最好是不動兵槍,就把事情給擺平,安安靜靜獲得一個仁義大國的名聲。這傢伙也否決了這點。
大家面面相覷,趙玉倒是‘噗嗤’一聲笑了,宗澤確實如同傳說那般。但立刻想起自己失禮臣子,咳一聲正色道:“朕的看法是,確實不能讓女真人聚集,這是底線。但最好也少動兵槍,能拿點好處當然是最好了。”
這個是老好人,所有人一致認為。大家都明白,在座幾人立場差異太大,很難形成統一。大家都有道理,於是大家都知道此事的下場,那就是投票表決。果然,趙玉道:“後天朝會,大家在百官面前評述自己看法。朕多給你們點時間,一個月,一個月後投票表決對女真政策。由朝臣來做主,大家看怎麼樣?”
還能怎麼樣,你再有道理也戰勝不了少數服從多數一個真理。歐陽想起了一個童話,說有個國家大家都喝瘋泉水,只有國王沒喝。最後大家都覺國王瘋了,原因就因為沒喝瘋泉水,最後國王被逼無奈,終於也瘋了,於是大家認為國王是最好的國王。少數服從多數只是一種表決和態度,但絕對不代表誰是對的,誰是錯的。
……
蘇千和歐陽出宮後小喝兩杯,蘇千提出了自己的問題:“大人,你認為最後是哪個決定?”
“……”
“大人?”蘇千見歐陽走神,再喊了一句。
“啊?哦!”歐陽小聲問:“你覺不覺著一月後表決這個有點矛盾?”
“有什麼矛盾?”
歐陽道:“你想,大家現在都在關注著事,本該快決快定才是,還有你看這些文官公文大廢周折,不僅讓張俊這樣的主將回來,而且還讓各地方上表,現在又給了一個月的時間考慮表決,你說皇上是怎麼想的?”
蘇千一愣後道:“聽大人這麼一說,確實其中有點名堂。皇上在朝廷上做老好人,也不表態,也不反對,那有必要大廢周折讓大家聚集在一起嗎?還有大人,我還懷疑是陛下放出風聲,說我們幾人的意見最為重要。”
“皇上想幹什麼?”歐陽抓頭髮疑慮:“揣摩聖意的事,我們都不成,還是得找個高人來商量以下。如果知道皇上是什麼意思,這事就比較好辦了。”
第263章 遊牧者皆為敵
“找誰?”蘇千問:“太虛道長如何?”
“不行,這人有點江湖伎倆,會識人騙色,但是對這玄虛……我相信他猜不透。雖然當過女真的國師,但女真那邊的政治可是簡單得多,恩,說太複雜了,女真人未必能明白。”
蘇千皺眉頭道:“我們當然不能找李相他們,有利益瓜葛。必須找個明瞭朝堂玄機,能揣摩聖意,又要支援我們,最少不能反對我們,中立身份的人問問才行。大人,九公公怎樣?”
歐陽道:“既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