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部分(第2/4 頁)
幾名士兵立刻行一禮,“遵命!”
皇甫無晉翻身上馬,他又想起一事,便問孫建宏:“申淵呢?抓到了嗎?”
申淵是廣陵郡刺史,官衙就在江都城內,是皇甫無晉重點通緝的物件,孫建宏連忙道:“已經抓到了,被關押在郡衙之中。”
“很好,把他押去江寧府,和申祁武他們關在一起,另外,命令廣陵郡和江都縣的官員一齊來見我!”
兩天後,楚州船隊沿著江都運河抵達了淮河,淮河是廣陵郡和彭城、下邳等郡分界線,皇甫無晉奪取廣陵郡的一個主要目的,也是想為江寧府爭取一個戰略緩衝地帶,把防禦北推到淮河一線,無疑是最理想的策略。
按照這個思路,皇甫無晉準備將招募的後備軍正規化,其中八萬人再加上投降和俘虜的六萬軍隊,一共十四萬軍隊,分為三軍,部署在廣陵、鍾離和壽春三郡內,其中以江都軍為最,部署八萬大軍,另外在東西連島附近部署一萬沭陽軍,作為對海港的保衛。
船隊停泊淮河大橋旁,淮河大橋位於江都運河出口以西約五十里,這裡也是整個淮河流域最窄的河段,更重要是這裡有一座河心島,透過這塊河心島為中繼,淮河便從河心島的兩邊便架起了兩座長木橋,使民眾和軍隊渡河異常便捷。
可以說,沒有這兩座木橋,江都之戰,皇甫英俊的軍隊就將全軍覆沒。
皇甫無晉凝視這兩座木橋良久,便對孫建宏道:“這兩座木橋立即拆除,暫時恢復擺渡過河,將來再重建木橋。”
“可是這樣會讓民眾過河很不方便,不如我們改建成浮橋。”孫建宏小聲勸諫道。
“不行!”
皇甫無晉果斷地否決了,以一種不容商量的口氣道:“浮橋也不能建,只能擺渡,不方便也就幾年,你是軍人,首先要考慮的是軍隊利益,其他和你無關,你也不要考慮太多。”
孫建宏只能點點頭,這時皇甫無晉又指著河心小島道:“在河中小島上建一座炮臺,放置幾門臼炮,防止將來敵軍在這裡建浮橋。”
“是!卑職明白了。”
皇甫無晉知道他出身貧寒,一向比較注重下層民眾的感受,自己以軍令來約束他,他雖然遵守軍令,但心中未必能贊成,皇甫無晉對孫建宏期望很高,總希望他能儘快成長起來,成為獨擋一方的大將。
他便拍了拍孫建宏的肩膀笑道:“我能理解你的感受,事實上你再想一想,真正需要過江的普通民眾並不多,他們探親訪友,一年也就一兩回,而主要是商人和軍隊使用得多,對於商人我覺得擺渡完全能滿足他們的要求,不過是費一點時間和金錢,關鍵是軍隊影響最大,這恰恰就是我們需要防備的,我們有足夠的船隻,我們的軍隊渡江不成問題,而敵軍南下就不方便了,就算你說大橋平時不拆,等有危險再拆,可你想過沒有,皇甫英俊在運河口設了五座烽火臺,又有哪一座烽火臺起作用了?所以我們不能冒這個風險,凡事都有利有弊,你作為江都主將,要學會權衡利弊,你要你自己權衡,這座橋是拆還是不拆?”
孫建宏有些羞愧地低下頭,半晌,他抬起頭道:“殿下,卑職明白了,這座橋留著它,對我們是弊大於利,必須要拆。”
皇甫無晉要的就是他自己懂這個道理,就是要他明白,凡事沒有兩全,都是有利有弊,要他學會掌握分析利弊。
他笑了笑又道:“淮河流域江都段的防禦部署,我會交給你來做,我希望你考慮每一個細節,充分利用我們戰船和火炮的優勢,把淮河防禦打造得固若金湯,你現在可以自己帶人去考查,半個月後,你提交一份詳細的報告給我。”
皇甫無晉軍隊並沒有止步在廣陵郡,他的軍隊繼續向西擴張,很快便佔領了鍾離郡和壽春郡,大軍隨即南下,進逼廬江郡,而另一支八萬人軍隊在大將張顏年的率領下,分兵兩路,一路進駐歷陽郡,一路開進宣城郡,三路大軍將廬江郡匯合。
而廬江郡內,申國舅的八萬白衣軍正在集結,準備西撤蜀州。
就在皇甫無晉開始鞏固楚州同一時刻,齊王皇甫忪也帶著數千軍隊出現在魯郡,自從皇甫玄德第一次暈倒,皇甫忪倉惶東逃回齊州後,他便開始了加速募兵的行動。
事實上,皇甫忪從五年前開始,他採取了和皇甫無晉同樣的手段,以防倭寇為藉口在沿海推行民團制,陸陸續續招募了進十萬民團兵,這些後備軍一半是由朝廷負擔,而另一半是由他來負擔。
不僅是這十萬後備民團,他還擁有五萬朝廷准許的侍衛,實際上他掌握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